一五九节 李氏兄弟(1 / 8)
茗翠在萧布衣眼中已经变化了很大,甚至在这几个时化很大。初始见到裴茗翠的时候,萧布衣还能察觉她的伤悲之深,只是在洲殿的时候,裴茗翠已经变的出奇的冷静。
她现在好像只剩下了一个目的,杀了王须拔和魏刀儿,祭奠李玄霸。王须拔和魏刀儿虽然武功不差,可要是碰到裴茗翠这种精于奇谋的女人,也不见得能讨得好了。
“萧布衣,今夜平叛你居功第三,不知道你有何要求?”杨广终于问到了萧布衣的身上。
虽然是居功第三,杨广也是很给萧布衣面子,最少厮杀领兵的王世充,薰奇峰还有独孤机的功劳都是排在他的后面。萧布衣听到李玄霸要埋骨太原的时候,已经在琢磨自己的退路,听到杨广问话,只好出列道:“臣只是做了本分之事,若说想求的话,臣觉得在京都辜负圣上封赏为太仆少卿的厚意,臣下倒想南下江南,考察下大隋的五大牧场。”
本来以为自己所求也是本分,杨广见他忠心耿耿定会准奏,自己以后也是天高任鸟飞,自由自在的,没有想到杨广然不悦道:“朕留你在京都自然有朕的意思,不准。”
萧布衣诧然。群臣却都是明白杨广的意思,这个萧布衣屡立奇功,又不居功,安稳的坐着太仆少卿的位置,如同裴茗翠一样,正是杨广需要又不会猜忌的人手,当然要留在身边重用。如今李阀倒台。京都地势力重新洗牌,裴阀虽是不声不响的低调,看起来却是如日中天,这个萧布衣现在,官职虽然不高,却绝对算得上在杨广面前能说得上话的人物,如果他真的留在京都,以后倒要好好的巴结才是。
**
李阀三大巨头一死两被下狱。轰动了京都。上至朝臣。下至百姓,茶余饭后对此无不议论纷纷。
不过议论都只是私处,姓李的都是人人自危,生怕惹祸上身。群臣对于此案都是讳莫如深,并不敢表看法,只怕受到了株连。
萧布衣不怕受到株连,实际上他已经成为了焦点。哪里有他。看起来哪里就有事端,那里有事端,哪里就有他的功劳,此次李阀叛乱中,他是居功甚伟,民间都已经流传开来,李敏带数千的铁甲兵卫围困了上林苑,却被萧布衣浴血背着圣上杀出重围。得以保全圣上地性命。反正萧布衣在百姓地眼中是单骑救主惯了。这次功劳全部安在他地身上,百姓倒也没有什么疑问。听到这个版本的时候,百姓有的艳羡。有的痛恨,有的嫉妒,不一而足,却都毫不例外的觉得萧布衣此人和神没有区别。
萧布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哭笑不得,记得自己那时候有个名人说过这么一句话,知者不便谈,谈者不必知。待年代既久,不便谈地知者死完,便只剩下不必知的谈者。懂得这个道理,便可以知道古来的历史或英雄是怎样地被创造了出来。自己现在就是深有体会,别看他现在闹的欢,若是真的李敏一样,很快就会成为不便谈的那种,等到不便谈的知者死完后,他也就是海中的浪花一朵,湮没地无影无踪,李阀这几十年来根深蒂固,自己才到东都时候地势力之大,闻者动容,京都百姓无不敬仰畏惧,可到了千年后他活的那个年代,又剩下了什么?
圣上让尚书左丞元文都、御史大夫裴蕴和左卫大将军宇文述连同刑部,大理寺共审此案,又让兵部尚书卫文升负责抄家取证,萧布衣觉得杨广这老小子做事不地道,让准老公公去抓未来的儿媳妇,实在是相当残忍地事情。不过李媚儿说不定难逃一死,这个老公公为了自己的儿子,想必也顾不上许多。他听说卫文升捕拿李家中人的时候,娥英,也就是宇文氏杨广的亲外甥女,指着卫文升的鼻子骂,搞的卫文升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因为娥英毕竟是皇亲,就算她丈夫反叛,按照常理而言,她也应没事。没有想到只是第二天,娥英就被杨广请到宫中去,如今毫无消息!
萧布衣只觉得宫中泥水之深,做事之阴毒,绝非他这种心脏能够承受的起,如今他是早想离开,只是无旨想要离开京都也和造反无异,他一路走来,只是想着怎么想个办法远离这里的浑水才好。
他这次去的是李家。他当然不是去抄家,而是去李渊的家。
李玄霸死了,他总要去灵前上柱香表示一下,无论如何,他们交往过,虽然好像只是几面,可这人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是奇怪的是,对于李玄霸的死,他并没有太多的伤感。他和裴茗翠不同,裴茗翠和李玄霸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他和李玄霸算是亦敌亦友,总觉得李玄霸活的很苦很累,这样死也算是个解脱。他突然有种奇怪的想法,李玄霸这么死了也好,最少他为父亲李渊搏得了生机。李玄霸不死,李渊只能烂到锅里,成不了高祖的,李世民在杨广面前哭红了眼睛,说出李玄霸的遗言如此的清晰,倒也是件古怪的事情。
只是管他真也好,假也罢,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萧布衣想到这里,只是摇头。
来到李家门前,下人倒是认识萧布衣,径直把他带去灵堂,然后下人去找大公子李建成。
李玄霸虽然武功盖世,可死后和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他的灵堂来的人倒稀少,火盆烧着冥纸,烟雾弥漫,灵位前站着一人,看身影却是李世民。
李世民面对灵位,轻轻的啜泣,显然还是无法接受同胞兄弟身死的现状。
萧布衣虽不想听,可是耳朵好使。只听到李世民哭泣道:“玄霸,难道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只要你活转,我情愿走地另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