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起死回生(2 / 3)
“国王?”
唐僧看着朱昊好像知道什么,不过朱昊没有多说,就埋头开始编写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之后朱昊拿出了十两金子当做香火钱,进入了这一座相国寺的藏经楼,当初这里建造的时候却是用心,藏经楼内不仅仅有个各种经书,还有一些乌鸡国的各种典籍。
当然乌鸡国不同于大唐,里面的经典实在太少了,除去那些重复的,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是简单的书架而已。
“公子是大唐上邦的儒生?”
方丈陪伴在朱昊的身边看着朱昊抄写那些乌鸡国的一些历史,眼中带着一丝好奇?
乌鸡国不是没有儒生,但乌鸡国大部分都是世袭贵族或者都是一些举荐贤才,而他第一眼看到朱昊就不是和尚的打扮,反而像是东土上邦的‘贵族’公子、
必然现在朱昊用的纸张,就算是当年乌鸡国王御赐的御纸都没有朱昊手上的纸张奢华,更何况那端西血砚,狼毫玉笔,每样看起来都是不简单!
“不是,我东土九州之中的玄门之人,但对儒家一些经典也曾研读过。”
“那公子为何与大唐高僧一起西去取经?”
玄门!
玄门此时在有些见识的人眼中就是道门,但玄之一字代表着的太多了,道门创建者是太上道尊,而玄门创建者是鸿钧老祖,这是大圆小圆的区别!
“佛本是道,更何况本座还是观音尊者所托,因此我答应护送师傅西去大雷音寺取得真经,普渡众生。方丈,乌鸡国就这些风土民情的书籍么?”
佛本是道,这道代表着的就是玄门,但并不是所谓的道门。
但是现在朱昊是道门嫡传,一定程度上还是将道门提升到了玄门的的程度,认为佛门就是道门的一部分。
“没有了,乌鸡国建国不过三百年,三百年前这里还是荒无人烟,哪里能够与东土相比。就这些典籍,当年还是从皇家藏书楼抄来的,算是乌鸡国最全的了,不知道公子抄写这些风土人情作甚?”
“编写游记,大唐在诸位的眼中是繁华的代表,但西方在东土的眼中何尝不是神秘的代表。因此我准备将这一次西行路上的所见所闻,尤其是那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加以整理成一本游记、”
“阿弥陀佛!”
方丈顿时崇敬的看着朱昊,没有想到朱昊竟然有如此远大的理想,这比唐僧西行取经都是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