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荀氏到来(2 / 3)
高邑城外,王耀毫不在意的摆摆手,这份理应如此的姿态,叫荀攸颇为感动。
这样的主家,才值得他追随啊!
先前宗族传来消息
打算举族北迁前来冀州避难,想请如今身居高位的荀攸能够出手略做照拂。荀攸有些犯难,索性告诉王耀,直接请主家帮忙。经王耀一道,自然也就谈不上以权谋私了。
本以为王耀能稍加留意已是不错,誰曾想对方竟会如此重视。知道消息当日就派出心腹大将领着近卫骑军赶往颍川,居然是要全程护送荀家北迁。
非但如此,听闻荀家车队已经来到高邑远郊后,王耀硬是抛下公务,领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赶来迎接。
来往人流不明所以,但因为冀地近期的一系列变革,民间也不再畏惧官府。知晓这伙人马的领头者居然是王使君,百姓不仅没离去反倒越聚越多,齐齐跟随王耀来到城郊,想瞧瞧这是要做什么。
一时间,高邑城郊无比热闹,就仿佛赶集一般,到处都挤满了看客。
将这一幕幕尽收眼底,荀攸情不自禁叹了口气。主家施以如此隆恩,荀氏只要不想背负上不仁不义的骂名,就将彻底捆绑上王耀的战车。
虽然已经下定决心追随王耀,即便前路是死也绝不更改,但这只是荀攸自己的个人选择。作为荀家子弟,他
肯定心系宗族,而宗族的强盛之道就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几头下注或许无法立下首功,却能保证家族不因选错而敗亡。
尽管早就出仕,但对家族的战略方针荀攸也能猜出个大概来。
叔父荀彧年纪虽小,却是连南阳名士何颙都评价为‘王佐之才’的贤才,能力比起他荀攸亦是不相上下。
荀谌荀衍要差一些,但怎么也能跻身二三流,都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除了这三位,荀家还有一众适龄子弟可以出仕。这些子弟虽谈不上有多贤明,但寻常郡县的主簿佐官肯定能胜任,怎么都比现有的那些官僚清明能干。对于荀家而言最优解就是分头下注,这么多青年俊杰,不管哪方势力都派去几个,终会有成事者。而今朝王耀施以如此厚恩,再想分头下注只怕是不能了。就是王耀不介意,荀家自己都没脸去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