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九蒸九晒姜由来(1 / 3)
外公在宜山做学徒,勤学不缀,不懂都问。发现产地不同炮制方法不同,药效都不同。
有天看药书中生姜有很多炮制方法,就问先生:生姜怎么炮制的药性最好呢?先生讲:他老师告诉他温州地区用九蒸九晒方法炮制最好。但因制作工艺复杂,民间少有用九蒸九晒姜粉入药。
外公又问为什么药书中没有记载九蒸九晒生姜制法?先生说:这工艺是温州特有的。温州的先民都是北方迁徒过来,到温后水土不服,即湿气重,又易上火。就用生姜克之。
古时物资匮乏,迁徒又困苦,古人又节俭,就把用过生姜晒干,想以后再用。为了存放住,就多次蒸晒至干。后发现这蒸晒过的姜,不但有效,不上火,还方便存放,使用方便。后来慢慢就形成了九蒸九晒姜。
关于移民我查了些资料摘录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北方人民避乱南迁。温州的这次移民潮,是受到全国大势的影响。
衣冠南渡实际上指的是北方士绅阶级的向南转移,也被理解为中原文化的向南转移,对南方开发起了很大作用。
有趣的是,历史上的这次衣冠南渡又被称为“永嘉南渡”,因为时间始于晋怀帝永嘉年间。
魏征等《隋书·食货志》云:“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其中不少人迁入永嘉。
相传,连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后人,也移居永嘉。《光绪永嘉县志》记载:“谢康乐守郡,爱永嘉有东山之胜,且山水尤美于会稽,乃创第,凿池于积谷山下,迎母太夫人来养,欲定居焉。未几,升临川内史,遂携其子风及长孙超宗以行,而留其次孙越祖侍祖母太夫人于永嘉之第。至临川为有司所劾,谪广州,寻死于诬。太夫人忧患而卒,葬于所居第之城东飞霞洞之左。不复有东归之志,于是遂为永嘉人”。
温州著名的文化郡守、东晋永嘉太守孙绰曾追忆他的家世道:“播流江表,已经数世,存者长子老孙,亡者丘垅成行,植根于江外,数十年矣。”
南朝亦有不少官宦因永嘉安定而留居。一代名臣、南朝陈的宰相毛喜,曾出任永嘉内史,是继谢灵运、颜延之之后又一位谪守永嘉的名臣。温州古城三十六坊中,遗爱坊有一说便是因为毛喜而得名。弘治《温州府志》记载毛喜离任后,将子孙留在永嘉,“丰和坊:传名遗爱坊,以郡守毛喜子孙居此,故名。”至今,丰和坊所在处丰和巷,尚有“马家桥”(谐音毛家桥的俗称。
还有些人因为不堪沉重的赋役负担或因犯罪受到官府追捕,逃到当时交通较为闭塞的浙南山区,如《梁书》卷五三《良吏传?范述曾》记载,逃犯编入横阳(今平阳、苍南)户籍的有二百余家。
到南朝刘宋顺帝三年(479),据《宋书·州郡志》载:永嘉郡辖松阳、永宁、乐成、安固、横阳五县,辖境相当于今温州、丽水两市,人口只三万六千余口,比东瓯撤离时尚少百分之十。更何况六百年里还有大批移民迁温,可见,当时东瓯先民已基本迁走,此后的居民基本上是移民及其后裔。
第二次人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