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数千年的筷子文化,小老外的明悟!(求花花!)(1 / 3)
“艾尔瑞先生,不得不说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正好现在灌汤包子还有一点烫,我就为你详细的解释一下。”
李安笑着说道。
“之所以我们现在很少用勺子和叉子,主要是在历史的进程中,这些餐具已经被我们华夏淘汰,取而代之的就是筷子。”
“其实我们现在华夏所说的筷子,在先秦时代成为【梜】,在汉代的时候称为【箸】,一直到明代开始,才逐渐称之为【筷】。”
“在先秦时代,勺子和筷子……准确的说应该是勺子和梜的分工很明确,勺子是用来吃饭的,梜则是用来夹菜的。”
“到了汉代后,梜的称呼演变为箸,就算是在今天,筷子也还没有完全替代箸的说法,比如我们现在华夏的东南沿海一带,其实还保留了箸的叫法。”
“而最先把箸叫做筷子的,其实是在明代的吴中,也就是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一带。”
“筷子的说法其实是出于避讳,江南水乡的船家忌讳【住】,因而忌讳与之谐音的【箸】,所以反其道而用之,‘箸’唤作‘快’,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
“到了清代,随着南北文化交流,‘筷’的说法开始向各地扩散并且进入通语。”
“我们华夏是筷子文化的起源地,之后也流传到了岛国、yue南等国家,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忌讳,所以目前他们大部分依然将筷子称之为箸。”
“……”
听着李安侃侃而谈,艾尔瑞有些晃神,他没有想到在他眼中的两根木棍,不但历史悠久,还有这么多的说法。
要知道他们西方的刀叉,也只是在16世纪、17世纪才发明出来的,在这之前人家华夏都已经快要把他们好不容易发明出来的刀叉淘汰了。
“艾尔瑞先生,请看这双筷子,其制作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我们华夏人对整个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在使用筷子的时候,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此为天地人三才之象,也是我们华夏人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