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日耳曼民族的骄傲:德意志(上)(1 / 1)
现代很多人在讨论日耳曼民族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德国,德国的全称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族是德国的主体民族,德意志人指的是在德意志境内的日耳曼人。当然,在欧洲其实很多民族都属于日耳曼人,比如北欧人、尼德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等等,但是当一说到日耳曼人的时候,大家都会自动将日耳曼人的直系后裔德意志人等同于日耳曼人。
查理曼大帝去世后,路易·加洛林继承了东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有四个比较重要的公国,他们分别是巴伐利亚、萨克森、土瓦本和法兰克尼亚。911年,东法兰克末代君主路易去世,加洛林王朝绝嗣,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继任为东法兰克国王。
实力同样很强悍的萨克森公爵亨利很不服气,多次发动了针对康拉德的叛乱。康拉德为了平息亨利的怒火,不得已答应亨利,等他死后,让亨利继任东法兰克的国王,叛乱终于平息。
公元919年,亨利继任东法兰克国王,即为亨利一世,萨克森王朝建立。公元936年,亨利之子奥托一世继位,奥托一世被誉为“德意志国父”,萨克森王朝也经常被称为奥托王朝。奥托一改父亲之前的怀柔政策,对内积极打压反对势力,对外则发动对马扎儿人的战争。955年,奥托大帝在来西菲尔德战役中打败了马扎儿人的骑兵,一举解决了王国东边的威胁。
962年,罗马教皇约翰十二世为了摆脱意大利本土城邦的控制,邀请了奥托大帝前来平叛。奥托一世率兵进入意大利,一举将北意大利的伦巴第王国纳入东法兰克版图。为了感谢奥托大帝的帮助,教皇亲自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奥托一世加冕为“奥古斯都”,德意志第一帝国就此产生,神圣罗马帝国的名称在此时开始形成。
1157年,东法兰克帝国得到“神圣帝国”称号。1254年,东法兰克帝国开始使用“神圣罗马帝国”头衔。1512年的科隆帝国会议后颁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一直到186年才被拿破仑取消。
124年,萨克森王朝亨利二世死后绝嗣,奥托大帝的玄外孙康拉德二世继位,皇位再次回到法兰克尼亚王朝手中。
亨利四世统治时期,天主教会诞生了一批强调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克吕尼派修士,教皇格里哥利是改革领袖,因此称为“格里哥利改革”。“格里哥利改革”触发了帝国皇帝的权力利益,时任皇帝亨利四世准备废黜格里哥利。
提前知道消息的格里哥利先下手为强,宣布将亨利四世开除出教,收回其统治德意志和意大利的权力。教皇教令下诏后,帝国内部反叛势力蠢蠢欲动。亨利四世不得已向教皇低头,177年1月,亨利四世来到意大利教皇居住的卡诺莎城堡,赤足冒雪苦苦哀求三天,
亨利四世才得以觐见教皇并重新入籍天主教。
回到领地的亨利四世首先平定了国内叛乱,接着兵发意大利攻打教皇国,教皇格里哥利仓皇逃离罗马。
1138年,法兰克尼亚王朝末代皇帝亨利五世绝嗣,土瓦本公爵“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继承帝位,霍亨斯道芬王朝建立。腓特烈先后六次远征意大利,一度恢复了北意大利的领导权。腓特烈一世和英格兰“狮心王”查理一世、法兰西“狐狸”腓力二世在1189年一同领导了“第三次十字东征”,他们三人也被称为“中世纪三大著名君主”。
也正是在腓特烈一世在位期间,东法兰克帝国获得了“神圣帝国”的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长期与教皇争夺权力,以至于帝国内部的诸侯多如牛毛。到了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了“黄金诏书”,规定了以后的皇帝必须从七大诸侯中选出,天主教教皇不得干涉。
1438年,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大公--阿尔布雷希特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从而开启了神圣罗马帝国长达4多年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为了敛财,派人到德意志地区兜售“赎罪券”并宣称,只要购买了“赎罪劵”的人就可以洗清自身的罪孽而升入天堂,呵呵。1517年1月31日,忍无可忍的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威登堡教堂门前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天主教改革的序幕。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欧洲,各路诸侯纷纷瞄准了资产丰厚的教会资源。基督新教与天主教展开了生死搏斗。
1618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储费迪南二世被任命为波西米亚国王,结果波西米亚的新教贵族将帝国的使臣抛出窗外,“抛出窗外事件”发生后,波西米亚宣布独立。新教与传统天主教终于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爆发内战,战争持续了三十年,史称“三十年战争”。
斐迪南二世联合南部诸侯组成了“天主教联盟”,波西米亚王国连同北方新教诸侯以及英国、荷兰、丹麦等国组成了“新教同盟”,与哈布斯堡家族有血缘关联的西班牙后来加入了“天主教联盟”。到了战争中后期,“天主教联盟”逐渐占据上风,就快分出胜负的时候,同为信奉天主教的法国担心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在欧洲进一步扩大,毅然加入了“新教同盟”,把“新教同盟”不利的局面一举扭转过来。
双方最终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三十年的宗教战争宣告结束,神圣罗马帝国实力遭受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