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梦醒(1 / 2)
天元十九年,文帝突发心悸而驾崩。享年四十三岁,在南朝诸帝中位列第一。谥号怀文皇帝,庙号世祖,葬于修陵。国之大殇,天下齐哀。
而先帝唯一的皇嗣高烧数日,昏迷不醒。于是,高祖的幼子,先帝的四弟,宣武王萧岗起兵。冒着大雨,于文帝逝世后第三日到达都城清原。
萧若昭梦里来到了一处丛林,那里鸟语花香,风和日丽。她似乎忘记了一切忧愁,心情十分舒畅。她欣赏着那里奇异的花草,并顺着小路往前走去。
她来到一处山谷前,几乎没有犹豫便走了进去。山谷里也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其间有一处木制小房子,她慢慢走近正打算敲门,门却“吱呀”一声开了,她抬头看到开门的正是父皇母后。先是愣了一愣,然后她哭了,无论真假,她都高兴的哭了,母后温柔地给她擦着脸上的泪。父皇笑着说,“傻孩子,你竟找到这里来了。”
母后还是她记忆里的美貌温柔,如她父皇所作的画像上一样。母后微笑着问她近来如何,她一一作答。父皇神情很好,不似她昏迷前看到的那般憔悴衰败,只满面红光地冲她和母后咧嘴笑。她如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一样和父母过了两日平淡而快乐的生活。
到了第三日,父皇与母后带她来到山洞里的一处清泉旁。父皇对她说,“昭儿,你该回去了,切记保重自己要紧。”随后父皇推了她一把,她扭头只看到母后掩面哭泣,父皇脸颊的清泪。随后,便掉入了清泉中,除了湍急的水流再也不见其他。
露华殿内,萧若昭醒了,眼角似有泪珠,她反应过来这是场梦时,泪珠接连不断滚落在银丝绣花缎面枕头上。叶棉红肿着的眼睛看到萧若昭醒来顿时有了光彩,略显沙哑地对身后的宫婢喊:“传太医,传太医!”
叶棉缓缓走上前,看到萧若昭枕头已湿了一片,她又扭头走到殿门处,对守殿的小夏子说:“若是太医来了,先让他去偏殿候着。”说完她让所有的宫婢出去,自己关上了门,折回来跪在床前,哑着嗓子对萧若昭说:“主子,若是心里难过,便哭出来吧。憋在心里,这滋味谁也受不住。”
萧若昭浑身都在抖,她那温润如玉般细长白腻的手,颤抖着紧抓云被,指节泛白……
嘶——
蚕丝云被破开了一个口子,而她也撑不住了,身上卸下了全部力气。像是终于接受了那是一场梦,像是终于明白了父皇母后都再也回不来了。她闭上眼哭了起来,从低声呜咽到号啕大哭……
叶棉给她递过去一方又一方崭新的棉帕,继而又一声不响地跪在床头。待萧若昭嗓子哑到再也说不出话,而泪也似乎因着流太多而流不出来时,她睁开了眼。叶棉起身扶她坐了起来,她伸出袖子抹了抹眼泪,用气流般微弱的声音对叶棉说:“传太医吧。”叶棉给她倒了杯水,服侍她喝下,便去殿门外传太医。
江太医已在偏殿等候多时,此刻被传召,很快便到了。江太医本名江蔼,他的父亲乃是先帝作为亲王在外游历时结识的医术精湛的医士,由于先帝对他有恩,无依无靠的江父便一路追随来到了清原。而江太医乘习他父亲的医术,也是当世医士的佼佼者。
萧若昭自幼便是江太医父子为她把脉,对她体质十分了解。此次江太医把完脉,蹙眉说道:“公主的病,心疾加之外感风寒,外感风寒并不难调理,但心疾难医。且现下的情形,微臣建议公主不要出露华殿。微臣会给公主开几副安神驱寒的方子,公主按时服用,且舒缓心绪,约三五日便可。”
萧若昭低头笑了笑,缓缓开口:“江太医,我既已醒了过来,便尝到了世间最苦的滋味。以后不会比这再苦了。生之无望,死有何惧。此般世间,再令我心绪不宁郁结于心之事,怕是没有了。”她的声音较之前好了些,却还是沙哑低沉的不成样子,此刻缓缓说出,更显绝望。
江蔼几不可察地紧握了下拳头,仍紧蹙眉头,沉声说道:“公主,节哀。”
萧若昭没有回应他的话,抬头用红肿的眼睛看向江蔼,急急地问:“江太医,我知我父皇患有心疾,但近年来身子一向并无大碍。此间无外人,你告诉我,我父皇到底是由何故逝世?”
江蔼略一思索,他明白了萧若昭醒来第一件事便是见他的原因。但那日他在先帝殿里守了很久,诊脉与望闻,都只是突发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