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新国的填海造地工程(1 / 3)
新国,一块弹丸之地。
古称淡马锡,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24年,沦为不列颠殖民地,1942年被小日子占领。
1945年小日子投降后,不列颠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
后来经过十来年的努力,1959年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1963年9月与马来亚、沙巴、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
随后受到严重的排挤,实在受不了,最终在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国,成立新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但是,独立是独立了,国土面积实在是小得不敢恭维,581.5平方公里,比海淀区和朝阳区加起来的面积还要小。
幸运的是,小是小了点,但是位置却是得天独厚。
随着海运的繁荣,优良的港口条件和廉价的劳动力成为了新国利用工业振兴国家经济的关键。
位于新国西海岸的裕廊成为了新国发展工业的首选地点。随着经济发展计划的成功实行,裕廊工业区在1968年就拥有 153家工厂,电子工业成为了新国的支柱产业。
时任领导人李光耀发现了来自波斯湾地区的原油大多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往东亚。但是新国却只是在这条“黄金航线”的最重要一环里扮演一个中转站的角色。
每天看着那么多钱从眼皮下溜走,任谁都会心痛。
在91年,李光耀决定通过填海造地将裕廊以南的七个小岛合并为一个大岛——裕廊岛,用以发展占地面积巨大的原油加工产业。
既然选择了填海造地,自然不会只填一块地方,手上有钱的新国同时对德光、樟宜、滨海等等区域一起填海造地。
但是步子迈得太大,自然有人看你不顺眼。
新国狭小的国土显然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沙子用于支持填海造地,它只能通过进口沙子来满足建设需求。
旁边的马来国眼看新国差一点就填好,立马宣布禁止出口沙子,非常严格那种,导致新国为了完成关键的工程,去找印尼国进口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