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保护性发掘’,沿途重建(4 / 5)
好书推荐:
抗战:人在奉天,最强豪婿
金融学得好,不怕赚钱少
航海:诸天降临后,被我玩哭了
都市:我被保送了
村王
乡村直播:呆萌国宝赖我家
特种兵:开局吞噬终结者
娱乐:从向往开始的假婚赘婿男
洪荒西游:我竟然成了云霄恶尸
我:异能随意觉醒
再考虑到。
大西北本身,也是传统意义上许多三线设施所在。
半个世纪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为了防备某个老大哥随时可能南下的数十上百万钢铁洪流。
无数永固人防工程设施,留在了那些让沿海城市的居民们感到非常陌生的戈壁滩里。
故此。
当时的长老院,定下了‘不大张旗鼓修建高墙基地市,转为各自收缩、并依托各战备工事就地避难’的调子。
虽说是无奈之举。
但半个世纪前的老底子毕竟还摆在那里。
边陲的许多城市,比起沿海那些发达城市,可以说是要啥啥也没有。
在还比拼鸡的屁的年代,比啥都毫不起眼。
偏偏人防工程的规模、大小、人均储备量,让沿海挠破脑袋都比不上。
以华国那高到恐怖、远超某奇葩大国之外所有地区和国家的人口基数。
‘避难所’这种在各种核战废土题材里都玩烂里的概念,是很难搞起来的。
在地广人稀的米帝,玩集体避难所,看着好像没啥。
换了华国,违和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啥避难所,能塞进去上千万人啊?
避难所科技要是承包这种级别的工程,能把董事会给活生生气死——就那工程量,全美的钢筋水泥都不够用的!
故此,华国这边才搞的是高墙基地市。
没别的,就图一个空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