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煤炭断供(1 / 3)
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土豆在抚州和兴元府已经开始进入生长阶段,再过段时间抚州就能第一批开始收获了。
这种作物生长快速,产量高,适应性强,的这些优点很快就被朝廷知晓。这种农作物不仅可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还可以作为重要的商业物资可以对外贸易,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沈无忧的这些成就引起了朝堂大臣的高度重视。
朝堂商讨如何封赏沈无忧的问题,各位大臣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建议给他加官进爵,有的建议赐予他荣誉称号,还有的建议给予他大量的土地和财富。
然而,这些封赏似乎都无法体现沈无忧对唐朝的巨大贡献。如此贡献朝堂不可能不给与高度认可,首先沈无忧已经封无可封了,官职不可能再提了年仅15岁的他,已经是四品大臣了,这种情况亘古未有。
正当朝堂陷入犹豫不决之际,褚遂良提出了一个独特的建议。他认为,沈无忧的贡献不仅仅是为唐朝带来了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他大力改进了大唐的民生,让更多百姓摆脱了温饱的困扰。
因此,封赏沈无忧应该从百姓的角度出发,让他得到更多的百姓认可和尊重。
褚遂良的建议得到了众臣的一致认同。朝廷建议等丰收过后举办一场盛大的庆典,以表彰沈无忧的贡献,另外给沈无忧加爵从原来的八等县子升迁为七等县伯。
最后李世民决定等孙思邈从灾区回来一起封赏,上次孙思邈的火药贡献,朝堂还一直在审批阶段。
主要这师徒二人立下的功劳太大了,你要说朝中大臣不眼红是不现实了,但是这种功劳是很多人可以做,但却无法做到的。
尤其是孙思邈在早年一直在悬壶济世,在民间积累了大量声望,天花瘟疫其他郎中避之不及,只有他虽已年迈但仍用有用之躯解救病患于水火。
能防止瘟疫扩散,能尽可能的保住大唐所剩不多的人口,这个功劳哪个大臣敢去唱反调?要被百姓知道了,恐怕离遗臭万年也不远。
再者之前写出的千金方这部医学着作很大方面补足了大唐对医学的空白,真正传世的医学着作只有《伤寒杂论》《素问》《灵柩》,像华佗的《青囊书》还有扁鹊的《扁鹊内经》都已失传。
至于怎么封赏孙思邈已经无所谓了,毕竟年龄太大了,最后李世民准备给孙思邈一个县公的爵位,比沈无忧还要高出一级,这是李世民看孙思邈这么大年纪,还被自己强迫留在宫中给自己的妻女治病的一点点补偿。
就在朝堂讨论怎么封赏沈无忧的时候,沈无忧这里也遇到麻烦了,刘喜告诉沈无忧华原的两家煤炭矿点已经不再提供煤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