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佛、道、儒(1 / 3)
最近长安在研究河图洛书的学者都知道了关于五台山“日心说”,接着河图洛书的舆论效果,瞬间在长安迅速发酵。为了验证准确性孔颖达亲自带队前往五台山,这次李淳风和袁天罡也一起前往。现在河图洛书的理解已经陷入瓶颈了,越往后面能得到的规律也越来越少。
趁着这个机会去五台山看看所谓的天文望远镜,根据孔安国在书信中介绍甚至能清楚的看清楚月亮上面的地形。不过这都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现在很多人都是冲着月亮上面的月宫去的,在传闻中月宫上面住着嫦娥,这个说法一直从春秋传到现在,可谓是家喻户晓。
这次一行人可不是简单的出行,和他们一起的还有“烟云号”,李世民听到“日心说”后也非常关注,这次直接安排了从关内返回的“烟云号”送孔颖达一行人去往五台山。
现在这条船上坐着的,不仅仅是儒、道、佛三家的代表性人物,还有一行禅师。尽管他受到了徒弟惠安的影响,但李世民深知一行禅师的德行,并未对此过多责怪。然而,一行禅师对此感到愈发愧疚。
这种愧疚将会直接影响一行禅师的修行,一行禅师他继承了释迦摩尼的思想,涵盖了哲学、宗教、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隋唐是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得道高僧。他主张以禅修为基础的修行方法,强调内心的平静和专注。然而,这长安一行的愧疚感已经破掉了一行禅师的心境。
去年寒冬的积雪让渭水河流水位上涨不少,很多水段都快和河岸平齐了。这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体验这种蒸汽驱动的舫船,这种出行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捷, 衣食住行都在船上。只要船上有两个以上会掌舵的船员就能一直航行,这次驾驶员依然是苏文杰,现在他已经是整个大唐除了沈无忧以外最杰出的舵手。
由于之前出色的协助魏征前往关内,现在他已经是少府的人了,他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朝廷培养更多优秀舵手。这次李世民亲自下令一次性建造五艘大型巨舰,主要用来负责紧急的漕运任务,以加强朝堂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来运兵。
这次的图纸是沈无忧提供的,使用的就是郑和号的建造图纸,考虑到要在内河航行要小上一些。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面积大约为900平方米。按照后世的换算长有150米,宽接近60米,但沈无忧给出的图纸是缩小版的,所有规格都要除于二。后面会在京杭大运河、邗沟、灵渠、郑国渠、都江堰这五个地方分布,这五条水路几乎可以连接大唐任何流域。
唯一让他们乘坐“烟云号”感到难受的就是晕船,不过苏文杰在这方面有经验。在从关内回来后就专门找到孙思邈开了一个药方,这群人在喝过药后感觉好上许多。
“烟云号”从长安出发行驶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到云阳和华原的交界处了,这时候离五台山只有不到半天的路程,在中午的时候一行人已经到五台山了。
“这是五台山?”
一群人吃惊不已,这规模真的是五台山?除了仅有的几个大城池恐怕没有任何一座城池可以比拟。
“这里就是五台山没有错,我几年前来找过孙师兄师徒,但才几年不见没想到变化这么大。”
李淳风也被吓到了,之前沈无忧十岁的时候他还送过道剑给沈无忧防身,没想到现在已经发展的面目全非。在一旁的孔颖达倒是在之前就来过,只是没有想到建造速度能快到这个地步,上次带国子监过来的时候才过去几个月,远处又多了一片居民区。
“几位老先生从何处来?”
这时候哨兵早就发现了孔颖达一行人,看穿着一头雾水,怎么不但有儒士还有和尚和道士,只是这群人气度非凡他区区一个士卒自然不敢得罪,只得好生问道。
孔颖达这时候站出来说道:“我们从长安太学而来,这次受邀来五台山格物学宫,还请小兄弟通报给格物学宫的孔安国。”
太学那可是所有读书人的圣地,他也是听说过的,听孔颖达说完后恭敬的带着他们往格物学宫的方向走。
在这广袤的城市中,单单穿越一小块居民区就花费了将近小半个时辰,仿佛是人生的短暂旅程,寓言着我们在尘世中经历的种种。进入这片繁华之后,一行禅师眼前的景象令他心境产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