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工人阶级(3 / 3)
“呜——呜——”
两兄弟看着没有船帆的大船向港口这边行驶,周围的船只纷纷做出避让的动作。
“这位大哥,这是什么船,怎么没有船帆也能跑的这么快?怎么发出声音后其他船都开始让道了?”
沈青云兄弟俩对港口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这时候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可以自动行驶还能灵活转向的船只。和两兄弟一起赶过来的工人不少人也很好奇这种船只。
工头模样的人好像早已习惯别人吃惊的神情,对着众人说道:“这种船就是以后我们要生产的,我们还在建造两艘比这还大的船。”工头又指着河面上的烟云号说道:“这艘叫做烟云号,是最早的新动力船只,在无风地带都可以持续航行,刚刚发出两长声呢就表示它要准备靠泊或者船要求通过船闸了。”
“停个船还有这么多讲究啊?”其他工人在这时候也纷纷出声。
工头看着众人接着说道:“当然了,这种船一艘要接近百万贯啊,万一发生碰撞很危险的。呐,你们回去以后首先要清楚这种汽笛声的含义。”
工头边走边给众人讲解汽笛发出声音的含义:一短声表示船正在向右转向。两短声表示船正在向左转向。三短声表示船正在倒船或者有后退倾向。四短声表示船不同意另一船的要求。五短声表示船怀疑另一船是否已经采取充分避让行动,并警告另一船注意。六声短笛是遇险求救的信号。
这只是短声,还有其他长声和短长声的组合,可以组成十多种信号,其他人现在只感觉脑子不太够用。这么多含义以后要怎么分的清楚,同时也对造船充满了敬畏之心。
沈青云这时候又忍不住问道:“大哥,这船经常出现马?运送的都是什么?”
“这个是把我们抚州做好的钢铁运送到五台山,已经连续送了好三个月了,五台山还有一艘这种船,两艘船大概不到两个月就能一个来回了。”
工头显然在这里做了很久,对这里的情况非常了解,趁着走路的时间向其他人娓娓道来。
事实上确实跟这位船厂工头介绍的一样,除了烟云号还有一艘承载量更大的‘飞鸿号’。现在‘飞鸿号’在前两个月已经正式列装五台山,在抚州制造好的铁轨正在源源不断的运输至五台山。
兄弟俩人被分到了江南造船厂的木材加工工序。这是一个室内工作,相对其他工序来说较为轻松,不用在外面日晒雨淋。但是,对于兄弟俩来说,他们面临的挑战并不轻松。
刚开始的日子里,兄弟俩对造船厂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他们需要学习新的技能,要牢记安全规程,还要与其他工人们紧密协作。这种生活方式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他们必须迅速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
江南造船厂规模宏大,拥有数以万计的工人和各种从未见过的工具。从巨大的龙门吊到精密的船体组装,从忙碌的铆接工位到井然有序的仓库,这个工厂就像一个繁忙而有序的机器,生产出一艘艘高质量的船只。
这种全新的集体劳动方式深深的吸引了俩兄弟,在这里实际二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工头,他们的每旬的酬劳通常都在300钱左右,并且可以享受更好的待遇。
每150人至300人会有一个领头,通常都是这群人在给工头下达各种任务。做到了这一步平常的工钱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因为还有更大的上官会对他们提出要求。按照建造进度发放他们的工钱,最高的一个月已经达到了800钱。
每旬800钱已经跟一些县衙的官吏差不多了,根据兄弟俩的打听,像这样的领头光抚州造船厂已经接近一百人。目前两人见到职务最大人也就是领头,这样的人在造船厂走动都会引来工人羡慕的眼神。
由于造船厂一直在改革制度,这样的领头每个月都会更换一大批,直到最后从中挑选出最出色的一批人。
现在江南造船厂正在逐渐走向盈利,各大家族分别在江南造船厂订购大型船只,一艘大型船只售价都在20万贯到30万贯之间,主要看哪些大家族对船体的要求。要是一年内能制造五艘大型船只,除了发放工钱和购入木材,一年还能盈利十几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