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2 / 7)
甚至都不用一年半载。
调集了数百万军队狙杀大周之后,秦国国内本的军事力量就已经十分空虚,南方的同样蠢蠢欲动的大唐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好的进攻机会。
而且东征的秦军一旦攻势受挫,都不用别人下绊子,国内自己就会闹起来。
综上所述,在大周朝堂诸多官员以及周天子本人看来,不派军队驰援西陲之地的镇西军是非常明智的。
——如果驰援西陲之地,拉长了大周军队的后勤补给线不说,还有可能会被北地的秦军奔袭千里切断粮食补给线。
连年入不敷出的战争早就已经耗费了大周国库不少的钱粮和甲胃,这会儿再拉长战线显然是一件非常不理智的事情。
再说了,西北两地的民众本就不是大周人,过去五千年前乃是大乾王国的子民,死得多死得少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还是好事。
毕竟镇西军死的数量够多的话。
还可以消磨秦军更多有生力量,和秦军两败俱伤。
至于西北两地在战乱中死去的民众,则正好可以为愈发人满为患的中原腾出一些位置,等熬到战争结束后,没有了镇西军的阻碍,朝廷还可以将中原的一些贵族分封过去,进一步加强大周对西北两地的统治力。
总而言之。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率军救援西北都是赔本的买卖。
因此,整个大周朝廷上下的政客们选择了集体失明,根本不理会西北两地和秦军之间差距悬殊的军事力量,打定主意要用西北两地的军队去消耗秦军的实力。
只有孩子才会幼稚的谈论是非对错。
成熟的政客各个都是铁石心肠,眼中只会权衡利弊。
至于利弊之下的人间惨剧,只要没有烧到他们身上,于他们又有何干?
等一切尘埃落定后全都推给秦军背锅也就是了,反正死人也没办法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