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洪流(2第一卷)(2 / 2)
刘蠡升摇摇头道:“依我看,你们大家都错了。月光童子不是新佛,法庆师弟也不是应劫之人,我更不是。而天选之人,恐怕要应在这位孙云同学身上。”
四子西海王道:“父皇,我听过此子的经历,并没见他有什么过人的天赋和修为,也没有什么扭转乾坤的壮举。即便在这次论剑中,表现也平平,若不是巧借规则,或许连侯侠都不是,离那些顶尖儿天才少年差距甚大,您为什么如此下结论?”
刘蠡升道:“佛祖预言,信佛降生,去除旧魔。旧魔包括许多,比如其他佛宗以及他们背后支持的朝廷。其中,天谶中最显着的莫过于妖女灵太后的降生,这预示着,我们荡除旧魔的任务包括推翻拓拔氏大魏政权。可是谶言中关于如何完成大业,却是只言片语。与此同时,关于阴符经、各种神兵利器降临的传闻却层出不穷,我怀疑这些都是真的,是天道在用不同方式暗示着什么,这位孙云同学,虽然看不出有什么救世主的潜质,但别忘了,几乎大多数的密境开启都和他有关,虽然他也装作没有记忆,但我怀疑,他在掩饰着什么,因此我判断,天道即便不让他承担什么,但至少想通过他来传达什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必是天选之人。算了此事再议,你们说说,最近,大魏的边境都有什么动静。”
太子道:“回禀父皇,魏境东部自从齐州东清河崔畜杀太守董遵,广川傅堆捉太守刘莽起事后,一直未太平;东南方向,梁帝得知淮河堰堤水很大,寿阳城差不多淹没了,便再次派遣郢州刺史元树、湛僧珍等人从北道攻打黎浆,派豫州刺史夏侯等人从南道攻打寿阳,夏侯军队进入北魏境内所向披靡无城不摧,北魏扬州刺史李宪献出寿阳投降;北境杜洛周和鲜于修礼义军正如火如荼,魏军拼命防御;西境,破六韩拔陵、莫折念生、胡琛都风生水起,不过最近他们之间好像稍有微隙,故关陇的形式不甚明朗;西南,巴、益、蜀等地暗潮汹涌,魏国多次派将平定,不过反复无常,十分混乱。”
刘蠡升笑道:“好,拓拔元氏已经如汪洋孤帆,顷刻便会颠覆,朝中能征惯战者,不外乎元渊和尔朱荣两支劲旅还在苦苦支撑,其他萧宝夤、魏子健等皆已垂垂危矣。而且朝中下有元徽、元悦、徐纥、元略等庸碌苟且之人,上有灵太后应趁天咒当道崇佞奸邪,大厦将倾只是时间而已。我神嘉王朝必要参与埋葬旧魔的洪流中,诸位,现在我们都有什么安排?”
南海王立刻奏道:“回禀父皇,我们依托五路山,北通河朔、南达大同,左出右入,所向无敌,待到各地义军与朝廷消耗殆尽,我们再长驱直入,定大事可成。”文武跟着附和。
刘蠡升点点头,略有惆怅,勉强笑道:“先这样吧,太子与各位皇子各有志向,是我神嘉天朝的福气。可惜,东海王过早夭折,若他在我们问鼎中原或许已经成为诸侯之一了。”
孝昌二年同是高昌甘露二年。高昌国有一城三郡,即都城高昌城,交河、蒲昌与南平城,东西三百里,南北五百里,人口只有三万,现任国王是麹光。高昌制度基本继承汉代,首任国王麴嘉(光父)多次派遣使者访问北魏,并“求借五经诸史”,仿照汉地设置博士,教育《毛诗》、《论语》《孝经》,历代子、史、集等。不过佛教在高昌更受到尊崇,僧侣数量占到十分之一人口,达三千多人,还有不少的天竺高僧、汉地高僧专门在此译经。
高昌城包括外城、内城与宫城,宫城也叫可汗堡,不过城中最显着的建筑却是护国寺,寺院有几层院落,主殿有好几层高,老远就能看见。寺院坐落在东南角,从主殿可以直接跨过城墙,看到东方广阔的疆域。
八月上旬的一个上午,一位身材高挑面色白皙的少年和尚正翘首远望,方向正是东边的大魏国境,不过视线远处都被重叠的山峦以及漫天黄沙所遮蔽。此刻小和尚的眼中,流露出无限的思念与寂寞,任由天高云淡中的晴朗白日泼洒在他的脸上。
正这时,一位与他长相差不多岁数小几岁的和尚顺着楼梯绕上来,走到他的身后,道:“兄长,大哥来寺院找你。我纳闷你哪去了,还是大哥了解你,说你准在这里远眺。”
惠嵩回过身,此刻的他要比在洛阳的时候高了瘦了,但人更成熟许多。他笑笑道:“大哥是了解我,一晃离开魏都多半年了,不知道佛法知识落后了多少?”
小和尚道:“我看,兄长还是惦念嵩山论剑的事儿吧,可惜山关阻隔战火连绵,兄长无法回去,都怪大哥,要是兄长晚回来一年,夺个侠客名号,咱们高昌国从国王到满朝文武到普通僧侣百姓,会对兄长更加器重的。不过,现在兄长也算小有名气,能成为中原最大的佛门宗派少林寺的弟子,还是智游大师的高足,谁不另眼看待,连大哥都皈依我佛了。”
惠嵩道:“学无止境,我们高昌毕竟偏安一隅,不是佛学的主流阵地,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希望能回到洛阳,当然,再回去,我的起点也要更高,要让小乘佛学回归主导。”
小和尚道:“兄长,如果你再去,也带上我吧,让我见识见识中原武功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