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袁厂长再找(1 / 3)
几天后,轮胎厂以及机械厂都开始正式招工后,这片区域的人是越来越多。
从周边县市赶来找工作的劳动者是铺天盖地的。
沈旭东是第一次感受到这个年代待业青年的数量,不管是城里的还是村里的,劳动力在这个年头是真的充裕。
因为上大学哪怕是上高中的在如今都是少数,所以劳动力年龄普遍偏低,小的甚至都有13岁的过来找工作。
当然也是因为他们大规模招工,并且不限户口。
不过如今哪怕进厂了,户口问题也已经很难解决。
目前户口政策逐渐封闭,哪怕是轮胎厂招工也没有多少能转户口的指标,倒是机械厂因为重点被扶持的关系,可能有不少能转户口的指标。
沈旭东对此也没什么办法,这年头这种上层的结构性问题,他只有执行的份,撑死利用规则钻钻空子。
他也清楚,用不了七八年,户口招工的政策就会全面放开,转户口到时候也会有口子,就是需要花钱。
而那时候农村和居民的户口就只剩孩子学籍的用处。
到了后世就逐渐只剩下大城市落户买房的限制,一般城市甚至拼命吸引人,哪里还有什么城市与农村户口的区别。
他们这片招聘会这几天围挡区域,拆了又往外扩了一大圈,这才勉强够这么多的劳动者在这区域里头找工作。
其实都不算是找工作,每天轮胎厂的招工者在帐篷地下一站,然后排队、数人、测身高,一到百来个人就开始往厂里头带。
2-3天招一次,一次招百来个人,一批批的在厂里安顿。
也正是因为这种豪气的招工模式,导致他们奉玉市劳务市场的名头开始愈加声名远播。
甚至开始吸引这个宁州大市范围内所有的劳动力,每天都有更多的人,过来劳务市场找工作。
当然也有更多的企业开始入驻,哪怕不是工业区的企业也有隔壁县市的私营企业。
招聘会差不多持续了有快一个月才结束,来找工作的人少了许多,这片地也暂时成了市里临时的劳务市场,
沈旭东也就第一周还亲自在现场指挥,维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