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人口上限(1 / 4)
演习舰队已经出发,韩阳真正将相关事宜都交给了人类军事高层们去做,自己则一门心思的投入到了科技研发之中。
除了兴建大量的大科学装置,尽全力摹拟宇宙之中的某些极端环境,以研究在这种环境之下所发生的奇异现象之外,韩阳还十分重视对于实际宇宙环境的观测。
某些恒星系之中,具备迥异于太阳系,且模拟装置难以复现的环境,十分具备科研价值,无论是对于基础科学研究,还是应用科学研究都有很大的意义。
此刻,在韩阳的半参与状态之下,一支由一艘科考船、两艘运输船以及20艘战舰组成的科考舰队,便来到了维斯0855-0714星系。
这颗星体是距离太阳第四近的恒星集团。按单个星体计算的话,则距离太阳第七近。
这是一颗很特殊的星体。
之所以用“星体”,而不是恒星来称呼它,实在是因为这颗星体太过特殊了。
它太小了,其质量仅有木星的大约6倍。就算是最小的恒星种类,褐矮星的质量都远远超过它。
从这方面看,它似乎是一颗行星,流浪行星。
但它又是一颗独立的个体,周边没有任何恒星存在。且说是行星的话,质量似乎又太大了一点。
综合各种考量之后,人类科学家最终为其分类为“次褐矮星”,即比褐矮星更小的星体。
在韩阳看来,这其实应该算是一颗不完全体的恒星。
韩阳猜测,有可能是在这颗恒星的演化初期,星云物质数量不足,导致它无法积蓄更多的质量最终点燃核聚变变成一颗恒星,又或者在形成早期,受到了外部的某些影响,超新星爆炸,中子星碰撞一类,星云物质被吹散了。
又或者形成初期,存在另一颗原生恒星与它争夺星云物质,然后受到引力扰动两颗星体分离,最终便造就了这样一个怪胎。
具体是因为什么,还需要科考舰队进一步实地观测。
但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研究这样的星体,对于韩阳的恒星演化理论、宇宙学理论,以及恒星物理、行星物理等等,乃至于基础科学层面,都有极大的好处。
这一支科考舰队便慢慢减速,最终停靠在了距离这颗次褐矮星约三百万公里的环绕轨道之上。
呈现在科考人员们面前的,是一幕极为神奇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