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三板斧(1 / 2)
“你是说伊凡军的炮兵们杀掉自己的长官投降的?”齐然问打扫战场的克里沃尼。
比罗比詹一战以克里沃尼的掷弹兵旅六千人为主力,一口气击溃了三倍兵力的的远东方面军第6师一万五千守军,敌军伤亡人数在六千人左右,一千炮兵临阵起义,被俘六千人,仅仅有二千人不到逃到了。
“是的,因为技术兵种从来不是伊凡新军的晋升阶梯,出身才是。”克里沃尼向齐然解释,大部分技术兵种和军校生都是支持保皇派的。
这是熊国的历史社会问题,当年可以当技术兵的军人多半出身城市或者是富农出身,才能上得起帝国军事小学这样的平价学校进而成为皇室军校的学员,他们已经或者有了向上的阶梯,所以支持保皇派。
而伊凡军多半出身低级工人或者农民家庭的,构成了熊国社会的最基层,所以出被称为灰色牲口的基层士兵,他们反对皇室的阶层固化,是后来伊凡新军的中流砥柱。
这就让伊凡乌里杨发动政变提供了借口,他趁欧战熊国连续大败,国内经济达到崩溃的地步,在普鲁士的支持下返回熊国,以尼古拉盘剥残害民众的名义发动了军事政变,继而成为了熊国之主。
这样的帝国在欧战结束那年传到伊凡雷帝手中,那时正是这个王朝最危险的二世时代。
好在伊凡王朝的二世君王伊凡雷帝是一个坚毅冷酷的君主,他连续五年向保皇派发动卫国之役,一直把保皇派和其他反对势力推向大海,要不是齐然的横空出世,他已经统一熊国了。
经过五年的战争,伊凡雷帝发现忠于自己的基层军官太少了,于是从新军士兵中选拔基层军官,这样做有一个坏处就是没有理论知识的新军军官,无法准确的执行中高级将领的命令,而被降为普通士兵的皇室军校生,则消极怠工。外行领导内行,导致两方矛盾不断。
日常训练时,因为数量关系还能维系部队正常运转,一旦进入作战时期,技术兵种就会发挥的很不稳定,所以连续两次战役,伊凡军的炮兵在不利的情况下,不是马上起义投入敌方,就是转身丢掉武器逃跑。
当然伊凡王朝的高层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为弥补军事将领的缺乏,伊凡雷帝命令大将瓦西里耶维奇于今年主持军事改革,并在莫斯科成立伊凡军事学院,开始伊凡熊国的军事改革。
但这个时候的亡羊补牢对远东方面军于事无补,第六师为帝国军提供了一个齐装满员的炮兵团和大量的炮弹。
“你叫彼得·巴比切夫,是帝国军事学院的最后一期炮兵专业毕业。你是如何混成了伊凡新军的中士的?”在比罗比詹的伊凡军指挥部,齐然见到了起义的炮兵将领,这是一个挂着中士军衔的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是的,我的陛下。那年刚刚毕业,愤怒的伊凡乌里杨就推翻了凯撒皇室,我毕业而不能就业,只能在莫斯科的家里做些小买卖,日子也还算过得去,知道伊凡新军强制征兵,我从一个军官身份变成了一个最基层的动员兵。经过了五年的战争,我的团长到连长提拔了两茬人,我最终混了个中士。”实际上巴比切夫的混的极惨,他家里的小生意被伊凡朝廷征收,他自己也常常被农奴出身的军官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