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书院山长的人选(2 / 3)
想来从未曾有过这样的事情:哪家婴儿刚刚降生人世,圣上的诏书就已经送到了府上,而且直接封赏六品校尉之职!这种殊荣实在是难得一见啊!要知道这个官阶可是和某些御前侍卫平起平坐呢,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能够享受到朝廷发放的俸禄。不仅仅如此哦,赵祯对于郝仁家的大女儿也是赏赐有加,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那两双由皇后娘娘亲手缝制的虎头鞋啦!
自从这些消息传遍整个京城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郝仁并没有被贬谪受苦,反而得到了皇上极大的宠爱呢!这下可好了,前来道贺的人们那叫一个多呀,简直快把郝府的门槛给踏破咯!每天都是宾客盈门、川流不息,每个人都是专程赶来祝贺这件大喜事的。
面对如此热闹的场面,郝仁又怎么好意思把客人们拒之门外呢?所以他只能吩咐下面的人,无论是谁来访,都一定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因为这些人情往来将来都是要还回去的嘛!
一般的人来了放下礼物报上名号也就是转
身离开,稍微有点地位或身份的人,可以到偏厅去喝杯茶水解渴;而那些地位尊崇、矫情十足之人,则会被请进正厅作贵宾款待。此时此刻,郝仁正在陪侍着王曾、庞籍、范仲淹以及韩琦、张方平等大人物,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某些重要事务。
与王曾探讨的话题焦点集中于河湟地区的一系列安置事宜。尽管该地现已归入大宋版图,但仍有许多后续工作亟待开展——不仅要派遣官员、设立正规驻军,还要做好相关行政规划。在此问题上,郝仁认为最佳方案是由富弼和种世衡来牵头负责,至于基层官吏则可从朝廷另行选派。毕竟,无人能比富弼和种世衡更为熟悉当地情况且处事更为便捷高效。
王曾在倾听完郝仁的见解后,表示认同地点头回应道:“此事理应无甚大碍。想来官家届时亦需斟酌你之建议,毕竟现今再无人比你对实情更为了然于心。”
在与庞籍、范仲淹深入探讨了一系列事项后,郝仁心中暗自思忖,如果能请得范仲淹前来书院相助,那么许多事务便可交由他打理,自己定会轻松不少。只可惜如今范仲淹分身乏术,光是处理开封府之事已令其焦头烂额。然而即便如此,与范仲淹交流一番心得体会仍不失为一件好事。想当年,范仲淹在地方时便积极倡导兴办学堂,并根据不同需求开设各类学科,可谓一座小型书院之雏形。而郝仁所构想的规模则更为宏大。
眼见郝仁对兴办教育如此热忱,范仲淹亦不禁大感兴趣,兴致盎然地拉住郝仁分享起自己的经验来,并许诺若日后得闲,愿意前往担任教师一职。二人交谈甚欢之际,其余众人亦纷纷在旁各抒己见。
郝仁将话题再次引导至韩琦与张方平二人负责的军器监事务之上:“韩琦、张方平啊,军器监那边情况如何啦?前些日子送过去的那些玩意儿,是否已经投入生产了呢?可有遇到啥棘手难题吗?”
闻得此言,韩琦与张方平不禁心潮澎湃起来。他俩未曾料到,竟会在此刻得到展示自我才能之机。毕竟,今日这场合,能被郝仁挽留同王曾等重臣共坐一席,已然明明白白地显示出郝仁对此二人的看重。
两位年轻才俊深知机遇难得,面对当朝宰相及诸位大臣时更是谨小慎微、毕恭毕敬,一心想要给众人留下良好印象。岂料此刻,郝仁居然当着众人面径直问询起军器监工作的进展状况来!如此一来,显然就是有意要让他俩展露一番近期所取得的成果呀!
于是乎,两人迅速交换了一个默契十足的眼色后,便迫不及待地向郝仁详细禀报起火枪研制进程,表示一切都异常顺利。
韩琦一脸兴奋地说:“前些日子,那批枪管送达后,杜大山毫不犹豫地着手组织人力投入组装工作。目前进度非常顺利,尚未遇到任何棘手难题。我们正全力以赴,力求早日搭建起完整的生产线,实现大规模量产!”
张方平紧接着补充道:“此外,我们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如同当年展示火药武器那样,邀请官家及各位相公大臣前来观摩。毕竟,这类器物堪称颠覆传统战斗模式的利器,日后的战事必将因这些火枪的问世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革。恰好,你们书院也要抓紧时间筹备成立事宜。届时不是要开展军官培训吗?新型武器自然需要与之匹配的新型将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