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一人灭一国的猛人(1 / 3)
年底之时,韩瑗上书给李治,为褚遂良辩护说他冤枉,说褚遂良是一个为国家着想、不顾个人家庭的人,他的品行坚定如风霜,意志坚强如铁石。
他是国家的忠臣,也是陛下的贤良辅佐。他没有犯什么罪,却被排斥出朝廷,让朝廷内外的百姓都很惋惜和不解。
并举例晋武帝宽容大度,没有因为刘毅的直言而加罪于他;汉高祖仁慈,也没有因为周昌的直率而生气。
但褚遂良被调离,已经过了一年,他对李治并没有不敬,对于褚遂良贬黜一年的惩罚已经足够了。
所以希望李治能够审视他的无辜,稍微宽容一些,不要因为一些小错就惩罚他,以顺应人心。
但李治却对韩瑗说:"我知道褚遂良的情况,但他性格倔强,喜欢冒犯上级,因此我要责备他,你为什么要这样为他辩护呢?"
韩瑗回答说:"褚遂良是国家的忠臣,只是因为谗言和谄媚而被诋毁。以前微子离开后,殷国就灭亡了;张华在位时,国家的法纪并没有混乱。如果陛下无故放逐旧臣,恐怕对国家不利。"
虽说韩瑗的话说得李治哑口无言,但李治依旧没有接受他的建议。
因为建议未被采纳,韩瑗请求退休回乡,但李治没有同意。
紧接着,刘洎的儿子上书申诉他父亲的冤屈。声称在贞观之末,他的父亲因为褚遂良的诬陷而死,李义府也帮助他申诉。
李治便询问身边的大臣,大家都迎合李义府的意见,说刘洎是冤枉的。只有给事中长安的乐彦玮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说:"刘洎是大臣,皇帝偶尔身体不适,他怎能立刻自比伊尹、霍光那样的人呢?现在如果为刘洎平反,岂不是说先帝用刑不当吗?"
李治认同了乐彦玮的话,对此事作罢。而褚遂良也失去了回到朝堂的机会。
其实韩瑗为褚遂良辩护,是官员之间的互相支持和保护,也体现了忠良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
褚遂良被调离的原因与他的直言进谏有关,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被视为冒犯上级。
李治对韩瑗的回应表明,尽管他知道褚遂良的情况,但因为褚遂良的性格和行为,李治仍然决定处罚他。
这反映了皇权的绝对性,即使面对忠臣的建议,皇帝也有最终的决定权。
而刘洎案件的处理则显示了此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一方面,有人试图通过申诉来平反冤屈,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质疑先帝的决策。
乐彦玮的言语体现了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同时也是对当前政治局势的谨慎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