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君臣关系(2 / 3)
我真心希望能与各位共享富贵。可敬德你竟然如川大妄为,我便想到,韩信、彭越被汉高祖刘邦杀掉。也许有应杀的理由,未必是刘邦不念旧情,兔死狗烹。
国家的治理就是靠赏功和罚过而已。敬德你可要好自为之,不要将来后悔莫及!李世民这番话吓得尉迟敬德赶紧跪下求饶。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既是皇族又是功臣。按照当时律法,尉迟敬德应该给予流放五年。但李世民还是强忍心中怒火,只是发出下不为例的警告。
又是贞观六年的事情,朝堂上,大臣们纷纷请求李世民去泰山封禅。这件事,李世民早就想去做了。
泰山封禅对君主来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按照君权神授的法,封禅实际上是君主向上的神表示答谢,并做述职报告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当然,具体是那个神听取汇报,古书上没有的太清楚。按照西游记的描述,论理应该是玉皇大帝。
就在这时候,一个不合群的愣头青站出来,反对去泰山封禅。这个愣头青就是魏征。
他反对的理由是去泰山封禅太花钱,太形式化。如今下刚平定,经济还没有恢复过来,应该一律从简。要祭拜神,在长安城中拜一拜就行了。
着着,魏征就把杨广的反面例子举出来了,他年年带着十几万人去旅游,劳民伤财,无节制地挥霍国力,陛下应该以此为鉴。
老实,李世民当时心里是非常不爽的。但他还是忍住了,并采纳了魏征的意见。后来泰山封禅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老实,臣子反对皇帝去泰山封禅,这么大的事是有掉脑袋的风险的。但魏征就是敢,李世民居然还采纳了。
可以,在贞观一朝,君臣之间确实做到有话直,实话实。这点非常不容易。
李世民在君臣关系上,有三个特点,对不同声音虚心纳谏,对有功之臣重奖轻罚,对自己克制约束。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规定自己的诏书必须由门下省长官——侍中签字后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鳞王个人可能作出不慎重的决定。
李世民对帝国的打工仔整体策略就是优赏功臣,高薪养廉。当然,所谓的高薪是相对当时经济水平而言。
任何王朝建国初期,官员的俸禄都是不如后期高的。因为,大唐初期经过长年战乱,人口锐减,民生凋敝,加上李世民大幅度减少税收,唐帝国在贞观时期的财政是很紧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