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85 后续 邀约(1 / 4)
第八十五章
剧迷们原本就觉得这一幕曾经上演过, 结果林济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居然被工业部门下属的《XX日报》转载了。
林济这篇文章分析了《淬火》的优势,却不仅局限于《淬火》一部剧,而是盘点了机床行业的发展历程、列出行业中的模范, 加上自身创作剧本时的感悟, 才慢慢琢磨出的一篇长文。
“林济怎么写出《淬火》的, 看他这篇分析就知道了,编剧扎扎实实地累积再创作, 在某些业内人士口中, 却是题材选取不好、观众难以消化。”
“讽刺意味拉满了。”
“问题在于,林济分析出的优势都是有数据支撑的,而《剧作家》的点评, 所谓的题材不好和观众不消化,他们前期做过调研吗?有调查问卷吗?什么都没有就开始批判了。”
“+1,《淬火》收视率上升, 证明叫好不叫座的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 《剧作家》高估了自身, 也低估了观众。”
“笑死,这群编剧收视率被小林吊打也就算了,写正经文章也被人家吊打,偏偏还舔着脸对人家指指点点,还不如去教小林跳广场舞呢。”
“楼上你这种蔑视广场舞的想法是错误的, 你以为这群人去跳广场舞,会比人家叔叔阿姨跳得好?”
《XX日报》转载后,又有几家官媒跟着转发了林济这篇文章,眼下《淬火》热度攀升,观众们的视野聚焦于济川这座城市, 济川机床厂和曾在重工业高速发展时期立下汗马功劳的企业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这正是工业部门期待《淬火》这部剧达到的效果。
“小林写剧本的时候应该没想那么多,但因为他踏踏实实地查资料、想剧情,把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反而会更吸引人。”
“现实向剧本注重真实,改编剧本尊重原作,创新题材又很有脑洞,小林不火天理难容。”
“《代号11》播出之后,业内就一直在提倡从现实中挖掘资料,编剧们也跟着做了,就是一股脑去拍谍战剧去了,没往其他现实题材上挖,不过这也和编剧的水平有关,林济敢写的题材其他编剧未必敢写,把《淬火》交给其他编剧写,收视率这个坎就先过不去。”
《淬火》临近大结局时,吴志远创立的企业实现了腾飞,成为了行业内的标杆企业,还参与了部分行业标准的制定,虽然危机一直存在,可这批由新丁成长为行业骨干的机床人却一直坚信,形势必然会越来越好。
这算是林济个人的愿景,准确地说,是他创作《淬火》剧本时,为他提供意见的专家们的愿景。
淬火有重生之意,机床产业历经一遍遍淬火,未来某日必然可以重生。
结局是《淬火》唯一一处不够现实向的地方,因为现在的济川机床厂依旧在等待崛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