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2 / 8)
也是赶了巧了,赵秋萍被她大嫂约出来逛街,顺便也说下大年三十赵家那事。结果,才刚走了两家店,就听说市一中有人跳楼了,又是高一,又是男生,赵秋萍都吓得面色发白,她大嫂也是赵睿妈,真的险些被吓得魂飞魄散。
“孩子呢?跳楼的孩子呢?谁跳楼了?”袁艺大舅妈这会儿是完全没了往昔那淡然自若的神态,跟个疯子一样冲过来,抓住一个人张嘴就问。
袁艺是对大舅一家有点儿意见,这个意见其实能追溯到上辈子。
上辈子,袁家掏空了家底,袁老太还出了五千块钱,这才将袁艺塞进了二中。如果说,初中时期的袁艺还是小孩子不懂事没用功学习,那么自打高中开学以后,她就跟疯了一样的努力学习。因为她再也找不到松懈的理由了,不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而是不希望父母和奶奶辛苦攒下的钱,就此打了水漂。
可事实很残忍,也是高中三年教会了她一个人生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付出就一定都有收获的,有时候就算你很努力,比别人努力十倍二十倍三十倍,可你的成绩却还是远远不如那些天天玩乐的人。
袁艺就是如此。
初中时,她并不畏惧考试,一来她还没有那个概念,二来初中又不是按学习成绩划分,按区域划分的话,很大程度遇到跟她一样的学渣。反正整个初中她都是在年级段中游徘徊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日子过得乐悠悠。
可上了高中以后,她开始变得害怕考试,只要一想到家里花了大价钱送她来二中,可她却回回考试垫底,她就害怕。那时候,赵秋萍其实是不骂她的,因为女儿的努力当妈的肯定是看在眼里的。可她还是害怕,怕妈妈失望的眼睛,更怕失望到最后那麻木的神情。
她一直就想不通,明明认真听课了,为什么还是听不懂呢?明明认真思考了,为什么作业还是不会做呢?明明她有好好背诵的,为什么到了考场上经常脑子一片空白呢?
更可怕的是,她不光是学习能力差,逻辑性还惨不忍睹。就不说物化生了,光是数学就足以逼死她了。这个题型会做了,稍稍变化一下,她又懵了,更别提那些需要用到好几个公式的难题了。
进二中,花了三万块。上补习班,又是接连不断的花钱。假如是物有所值的,那还可以说是投资,可问题是她的成绩稳步后退,直到退无可退。
钱全都打了水漂,连个响儿都没听到。
袁艺家的条件本就不好,自打掏空家底送她进二中后,生活水准肉眼可见的下降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像赵秋萍那一代人,危机感挺重的,他们必须要手里捏着钱才能安心,月光是绝不可能的。以前吧,家里还有些积蓄,想凑出袁艺上高中、念大学的钱,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可一下子去了三万……
餐桌上最多只有一个肉菜,份量很少,还是专门给袁艺做的。袁东海是个老烟枪,本来一直抽的是十块钱一包的烟,后来愣是变成了两块五一包的。赵秋萍其实挺注重衣着打扮的,就算家里条件一般,每年还是会给家人都添置新衣服,不贵但质量一般都很好,然而从袁艺上高中以后,除了固定每年给袁艺添衣服外,其他人再没穿过新衣……
直到袁艺大学毕业了,家里少了这么一大笔开销后,这才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水准,算起来,苦日子过了有足足七年。
如果说,这些事情都怨袁艺本人不够聪明,那么最叫她受不了的是,还是高中三年里,她大舅妈每个月固定的电话关心。
市一中和二中教学水平差距不算太大,经常像四校联考、八校联考,两个学校都是参加的。而且还会在半期考和期中考试时,换考场训练学生的胆量,有时候还会联合排名。
二中不怕丢人,他们本来就是区重点,录取的学生也都是市一中不要了的,所以就算输了也没什么。反过来说,只要有学生冲到前面去,那就是争气的表现了。事实上,每次联考,二中都有百来个学生能冲到前面去,有一次他们的第一名还冲到了两校联考的前百名。
多自豪啊,多荣耀啊。
联考中,市一中拿二中激烈学生,一度考得连二中都不如成了某些班的班主任天天挂在嘴上的口头禅。二中则拿市一中当成榜样,输了不丢人,赢了多光彩,就算你们的基础不如他们,可只要努力努力,迟早能抢在他们前面。
两个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觉得不错,大部分学生也都因此被激起了斗气。可他们忘了,还有一部分垫底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