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1 / 5)
皇帝驾崩,举国哀悼。
临王联合姜氏兄弟于秋猎之时发动政变,事败,临王伏诛,姜氏兄弟下放天牢,皇后悲痛欲绝,气急攻心,自此卧床不起。
是时,南诏借机生乱,于云南边境发兵进犯,吐蕃于后方虎视眈眈,战局一触即发。
朝局动荡,百姓人心惶惶,然则,国不可一日无君,大家本来都想着,赵容显这回是要趁机上位,毕竟现在也没人能与他争抢的了。
结果临近年关的时候,豫王赵容显突然上书,连同文武百官,打算拥戴无权无势的八皇子赵颖和继位,这结果可真是让人始料不及。
众人想着或许是先帝毕竟有嫡亲血脉存世,赵容显又没有继位的遗诏,名不正言不顺,以后难免要被后人指责他是谋朝篡位,是以另有盘算。
新帝登基,根基不稳,而后封豫王赵容显为摄政王,朝政尽数把持于摄政王手中,赵容显权势滔天,风头一时无俩,坊间传言,赵容显拥戴八皇子赵颖和上位,正是看中他无权无势,妄图将新帝变成他手中傀儡,实则是司马昭之心。
老百姓们虽然是战战兢兢,寻思着这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要变天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日子倒没有想象中难过,新帝登基之后,大赦天下,减免赋税,天高皇帝远,那些什么勾心斗角的动乱落不到自己头上来,好处却是实打实看到的,横竖这天下不管谁做主,只要日子好过了,老百姓也就渐渐没了意见。
南诏起乱之后,摄政王令姜氏兄弟前往云南平乱,意在让他们将功折罪,这一出虽然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但连新帝也对赵容显言听计从,这些反对的声音最后也被压了下去。
姜氏兄弟领受皇恩,点齐兵马回了云南,不过三月就将南诏来犯蛮子尽数打退了去,这一战打的是举国欢腾,不过战打完了,姜家兄弟的罪过可免,但对新帝而言还是很大的威胁,同年的九月,姜家的三公子姜博羽奉旨进京述职,新帝赐府于京,封了他一个风光却又没什么看头的职位,让他留在了京城,实则让他为质。
这中间又发生了一件事,镇守西洲的安家世子安继扬在南诏战败之后,陪同南诏的七公主蒙昭回到了南诏,将苟延残喘的南诏王室又撑了起来,也因此,吐蕃人想要借机蚕食南诏的意图也落了空。
随后的两年之间,新帝又设立了一个名为;殊阁的部门,专门培养暗卫探子之用,不经六部三司管理,直属皇帝,后来坊间也在传,皇帝是在借机一步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等有朝一日就可以把朝政大全从摄政王手中夺回来,不过也有人传言,;殊阁的成立便是由摄政王赵容显提议设立的,为的也是巩固皇帝的势力,让他更快地掌握朝政。
当然因为后面这个理由太不合理了,于是不相信的人也大有人在。
也是因此,坊间的呼声就此意外地分成了两批阵营,并且愈演愈烈。
你当时随便在哪个酒楼食肆里抓两个人,问一问他们对摄政王的意见,说不定两人恰好就是敌对阵营,当场就能吵起来。
苏向晚有一回出门,在茶楼里就碰上两个因为赵容显吵了一个多时辰的人,她在旁边听他们吵架,也听了一个多时辰。
其中一个妥妥的是摄政王一党的,吼着嗓子叫唤道:;要不是摄政王足智多谋,当时新帝怎么可能让姜氏兄弟回云南,最后又怎么会让姜博羽进京为质,他一心一意为的都是我们大梁的江山社稷,更是不惜余力帮皇帝平衡各方势力,现在皇宫里那位能高枕无忧,全然都是摄政王的功劳。
另外一个听了这些,当场气得跳脚,指着对方大骂道:;放你的狗屁,摄政王分明就是狼子野心,他先害死了临王殿下,冤枉姜氏一族谋反作乱,又让姜博羽进京为质,都是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新帝即位两年,勤勤恳恳,于摄政王手上苦苦周旋,而后更是提拔宸安王世子,蒋流蒋大人与摄政王分庭抗礼,他之所以不能高枕无忧,正是因为奸臣还当道,若是他早日夺回大权,那时候我们百姓才真的有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