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9 章(1 / 6)
*
关于种子的来源,苏景殊在回来之前就想好了说辞。
在京城处处受制不好解释,在登州除了知州大人他就是老大,那还不是想怎么忽悠就怎么忽悠?
也不是单纯的忽悠,他的确派人从海商那儿买了不少从海外带回来的东西。
大宋的商人遍布世界各地,只要有利可图,海商的胆子就可以无限大。
高产的番薯隔壁安南就有,不过当地禁止薯种出境,商贾没事儿也不会上赶着得罪番邦的掌权人,但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钱给到位,皇宫大内的东西都能弄出去,何况番邦小国种在农田里的粮食。
登州的船不能出海没关系,密州市舶司那么多海商也不是摆设。
让沈仲元将有人傻钱多的大户收购番邦粮种的事情散布出去,后面的事情完全不用他操心,只需要粮种到手的时候掏钱就行了。
如今南方种的水稻就是外来的稻种,唐时闽商往返占城、安南交易时无意间带回来的良种,回老家种下发现长出来的稻子早熟耐旱御史就慢慢推广开来。
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从福建一次取种三万斛将占城稻推广到江淮两浙等地,占城稻和当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所以南方的粮食产量才那么高。
海外来的高产粮种可遇不可求,但是一旦遇到就能养活无数百姓。
要不是他的水稻和小麦只能在游戏里种,早在两年前他就把种子弄出来了。
以前能从外面找到高产的占城稻,现在找到更高产的稻种再正常不过。
同理可得,以前能从外面找到高产的稻种,现在也能在外面找到更高产的薯种菜种各种种。
他隐约记得番薯就是海商将薯藤混进船上麻绳里带回来的,在南方种下之后很快传开,福建那边山多田少土地贫瘠,在水灾旱灾五谷不生的时候乃是救荒的利器。
年年风调雨顺是不可能的,近些年的天灾虽然不像仁宗年间那么频繁但是也没少过,想让百姓吃好得靠小麦水稻,救荒的时候管不了那么多,有的吃就不错了。
巧了,大宋境内收完各种税后还能留够粮食的地方是少部分,照这么说的话各州县年年都需要救荒。
反正他扒拉出来的东西可以不占用良田,犄角旮旯山沟沟里都能种,能种活就加餐种不活就算,反正怎么着都不亏。
他觉得很有推广的必要,官家觉得呢?太子殿下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