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后记1——崇祯赴考。(2 / 3)
按照统计,明朝成化至嘉靖年间,全国乡试录取率维持在4%上下,而隆庆以后的录取率在3.1%左右,就录取率而言,举人可以说是科举中最难的一关,因而也有“金举人、银进士”之说。
当然,举人虽然如此难考,但考上之后的待遇却同样是质的飞跃。举人除了拥有秀才所拥有的待遇之外,其中经济层面最实惠的待遇便是免税权,即举人名下土地可以豁免皇粮国税,如此一来便会有百姓或乡绅主动将土地投效到举人名下,从而获得免税权,于是举人一跃便可成为地主。
政治层面最直接的便是入仕权,考中举人之后便等于拥有了做官的权力,虽然只是候补官员,但运气好点还是能够外放个七品知县,即便运气差点只能混個县丞、主簿等佐贰官,那身份地位也已经是大为不同,毕竟已经等于成为了统治阶层。
可崇祯却不满足于此,直言自己发挥不好,要参加接下来的会试。
……
“快,皇爷在前面等着,你们看好了,一只鸟也不能放过去。“王承恩在路口看着皇帝走入考场之中,吩咐几个贴身太监道。
嘶……皇爷咋就突然迷上了科举了?
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举办,因在春天举行,故也称春闱。
又因多为礼部主持,故也称礼闱。
有明一代,会试的地点在京城东南方向建的贡院,专用于举办会试。
会试主考官通常有两人,通常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六部尚书以下,副都御使以上的官员充任。
另有同考官16人,多以翰林充当。
崇祯一路经过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
待时值杏花绽放,会试放榜,因而也称“杏榜”。
经过会试,考中者均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元。
此外,明朝还会在正榜之外再列副榜,正榜进入面试,副榜则没黜。(虽说录入副榜者没有参加殿试得中进士的机会,但也可以授予学校教官或其他低级官职,或直接收入国子监为监生,从而获得一定俸禄。)
虽然会试之后还有殿试,但在有明一朝,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么殿试仅做排名,而一律不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