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毕竟他只是个晚辈!(2 / 5)
不过他的确没想到,在石墨烯领域,研究所竟然这么快就有了突破。
迅速赶到川海材料研究所,徐川来到了樊鹏越的办公室。
看到他过来,正在忙着处理工作的樊师兄放下了手中的签字笔。
徐川也没有废话,直接了当的迅速问道:“合成石墨烯的新方法呢?”
樊鹏越起身,打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份事先就答应准备好的资料,递了过来。
徐川顺手接过,仔细的翻阅了起来。
结果让他有些出乎意料,川海材料研究所弄出来的这种快速合成石墨烯材料的方式,并不是碳纳米材料研究小组研究出来的。而是锂电池研究小组,在研究锂硫电池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
因为人工SEI薄膜的关系,川海材料研究所一直有一个独立的部门在研究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金属电池等方面的东西。
毕竟在锂枝晶问题被解决的情况下,这些电池是很有前景的领域。
而在进一步优化锂电池的时候,一名叫做‘阎流’的研究员,使用了水合肼/抗坏血酸/熔融盐氢氧化物/正极废弃集流体铝箔作为还原剂,试图对对LiFePO4正极进行改性,提高锂电池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优化并没有达成,不过意外的是,在对实验失败的产品进行产测时,阎流发现了附着在负极上的一层碳薄膜。
经过检测后,才确认这是一层较高纯度的石墨烯薄膜材料。
这层石墨烯薄膜,立刻就引起了阎流的重视,他知道川海材料研究所目前在研究碳纳米材料,所以迅速将这件事上报给了樊鹏越。
在樊鹏越的安排下,由阎流进行主导,其他碳纳米材料的研究员进行辅助,成立了转向小组对这层石墨烯或者说原先的实验过程进行了研究。
最终研究表明Li+在LIBs充放电过程中的嵌入/脱出会破坏石墨层间的范德华键,造成晶格膨胀,从而可以有效分离石墨层。
为此,经过电化学循环的石墨负极在化学氧化后得到分散均匀的GO,在剪切力和酸处理的作用下可以提高石墨烯的产率,进而形成石墨烯。
通过进一步还原实验,阎流他们获得了层数一到四层的石墨烯,且剥离效率是天然石墨的3-11倍,最高产率达40%,石墨烯层厚度为1.5nm并且导电率为9100Sm1的材料。
相对比正常的通过机械剥离法、取向附生法、液相或气相直接剥离法来制备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材料来比,这种方式的效率的确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看完手中的资料后,徐川也有些感叹。
不得不说,有时候运气在材料研究的过程中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