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试探(2 / 6)
这些秦制弓弩,弩机基本都已经因为各部分零件的损坏,而在不具备零件打造、武器装备修理维护能力的草原宣布报废。
便是秦弓——一柄弓高强度使用几十年,就算是再怎么质地精良,也总到了‘垂垂老矣’的时候。
就拿高阙来说:当年,匈奴人在高阙,得到了秦长城军团留下的上万柄弩机、数万张长弓,以及数之不尽的弓羽箭矢。
至于戈矛、刀剑之类的精良青铜器,更是不知有多少。
而今,匈奴人号称‘控弦四十万’,却凑不出哪怕一百把秦弩。
便是凑出来的几十把,也都是零件换了又换,几把破损的秦弩拆解,凑出来的一把组装弩。
弓倒是稍多些——有那么两三千张,就是弓弦基本也都崩断更换过,弓身也大都变了形。
至于那些以匈奴人本身拥有的工艺,所制造出来的匈奴长弓,射程普遍在八十步到九十步左右。
能达到一百步的弓,在草原就已经算得上是‘无比精良’了。
反观汉军将士所列装的少府产制式弓,却是以百步的有效射程、百步外入木三指的威力,来作为合格标准的。
未达到这个标准的残次品,大都会被发放给地方郡县,来作为青壮冬训时所用的‘准军械’。
就这,地方郡县还都不大乐意,怕青壮们练不出来足够好的射术,宁愿自掏腰包买正儿八经的‘合格弓’,将少府分发的残次品扔在库房里吃灰。
这就导致此刻,高阙内的匈奴人走到大河北岸,想要隔着大几十步的距离,朝南岸正在搭设浮桥的汉军将士挽弓抛射时,有将近一半的弓羽都没能‘上岸’,在临近南岸时一头扎入大河,而后被飞流冲走。
即便侥幸‘上了岸’的箭矢,也大都已经超出了有效射程,绵软无力不说,还只能覆盖南岸二十步内的距离。
遂营将士之所以躲到河岸五十步外,一来是趁机休息一下,二来,也只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万一被匈奴人绵软无力的弓羽箭矢射中,擦破点皮什么的,再闹个感染化脓,那可就麻烦了。
只是这样的情况,也没有维持太久。
在匈奴人又一轮齐射结束之后,汉军弓弩部队,也终于完成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