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移民路下(2 / 4)
这几节课主要就是,文字,基础数学,卫生,以及爱国教育。
所谓文字还好理解,但是这个文字和普通的认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加入了刘鹏在移民船队出发前,添加是拼音教育。
作为来自后世的刘鹏,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声调的重要性,而在此时的神州,尤其是偏远地区,十里不同音,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哪怕是在城市地区也是如此,老百姓,乃至达官显贵,操着各地的方言,互相交流。
这在地方上,当然没有问题,但一但普及到全国,就会出现很大的麻烦,虽然各朝各代,都有特定的官话。
如唐宋时的洛阳雅言,明朝时期的官话,根本就是拿南京话作为标准,而到了清朝开国初期,其实也是用南京官话为标准官话,但随着时间长了,出身北方的清朝,不可避免的在口音上偏向中原官话,或者说是北方官话,所以最后也就诞生了所谓北京官话,也就是后世普通话的前身。
但是直到现在,外地官员进京,依旧说的官话不是那么标准,尤其是地处偏远的地方更是如此,也因此出现了一个笑话,那就是接见外地来的大臣时,竟然需要翻译。
自己国家内部交流,竟然需要翻译,这是何等搞笑的事情。
有鉴于此,刘鹏对于口音的重视,也就提高到了一种国家基本国策的程度,在建国前颁布以后世普通话为标准的拼音,建国后,文化部更是发表了讲国语,容交流的口号。
在各地开办的学堂内,哪怕是在白人城镇,都要求,当地官员,哪怕是白人官员,也必须会讲国语,国语不达标者,不得录用。
当然,鉴于白人对汉语不通的问题,基本只要大致能够说完整一句话,就可以了。
而在人数更多的印第安人,更是宣传起了,说国语,取汉名,当汉国人的口号,引起了一番学习国语取汉名的热潮。
其中各种各样,百家姓上音译相同的姓氏被作为了起名字的基本方式。
就比如说这个部落,音译为龙泽部落,那就全部落,要么姓龙,要么姓泽。
再比如说一个印第安部落音译为山海,那就是在山海两个字当中取。
而这些主动改姓,学国语的姓氏的部落,也受到了汉国,尤其是刘衍这个汉国君主的表扬。
刘衍在召见汉国北部二十二个主要部落首领的时候曾说:
“我是华人,你们是印第安人,但我们有同样的血,共同的祖先,这是南美灭亡的印加古国的文字。”刘衍指着准备好的古印加象形文字对在场的部落首领说道。
“而这个是汉字,我们都是一种基于天地演化而来的象形文字。”刘衍随后指着王宫内的字画,对那些还有些不明白什么意思的部落首领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