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大风(十五)(3 / 7)
心跳加速。
‘在哪里?你在哪里呢?’
持志大学旁的一间民房里。
已经从五洲公墓那边返回的路锋从于曼丽口中了解到了具体的情况。
事情还要从他们从江浦路涵道口打的那场伏击战说起,当时路锋让张楚带回来了一台日军的联络电台,这部电台很快就被转交到了于曼丽的手上。
原本这部电台开机后,于曼丽也就只能接收到一部分的加密通讯信号,在没有相应密码本的情况下,这些信号的价值并不大。
但是不久前,日军突然就在这个频道里面用明语呼叫对话了。
于曼丽是有着一定日语基础的,所以她很快就从这些对话中归纳出,这是日军计划的一场专门针对路锋的作战行动。
虽然具体的行动布置她不清楚,但这并不妨碍她第一时间向路锋发出警示信号。
路锋侧耳聆听了一会儿电台里面的日语对话,内容都是关于各种方位数据的报告。
除了方位之外,对话中提及到最多的就是“诱饵”两个字了。
路锋结合着电台里的对话和外面天空中那架缓缓掠过头顶的飞机,很快就确定了对方就是电台中说的那个诱饵。
再联系了一下电台中提到过的各种方位,炮火之类的名词,路锋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这是日本人在引诱自己开炮,然后再通过确认自己的位置来进行反制。
难怪他们会用明语进行对话了。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这种战场通讯都是要尽心加密的,要不然一旦频道被人有意无意的获悉,己方的作战部署就会被彻底暴露。
但加密通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从明文到密文之间的转换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就导致命令的下达和执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延迟。
若是常规指挥命令,这一点延迟还不算什么。
可如果遇上了紧急情况的话,这一点延迟就有可能左右行动的成功与否。
所以一旦遭遇特别紧急的情况的话,明语通讯也是可以被允许的。
诸如在李云龙率部队攻打平安县时的日本人,以及辽沈战役里进行立体滚筒式撤退的廖耀湘等,情急之下都是用起了明语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