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章 陵邑制度(2 / 3)
张越对五陵地区是非常好奇的,这都归功与后世的唐诗,唐诗中充满了五陵少年和五陵塬的情结。
所谓:“五陵年少今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讲的正是五陵。
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张越自然要好好参观一番。
五陵虽然是帝国皇帝的陵墓所在,但也是帝国最富裕繁华的地区。
这都得益于从帝国特有的陵邑制度。陵邑制度主要承担着“强本弱枝”和“防御匈奴”这两大任务。
在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一个帝国的强盛必然需要有着稳定的庞大的由自耕农和中小地主组成的中产阶级。
比如大汉和隋唐时期军队的支柱“良家子”!
其实这些良家子就是当时的中产阶级。
这些中产阶级才是一个国家的支柱。
能够拥有大批中产者的王朝都会强盛无比,而一旦出现自耕农的大规模破产王朝也会随之衰落,最后导致王朝的崩溃!
而对这群中产阶级威胁最大的就是两汉时期的豪强,魏晋隋唐的门阀,在宋明清时期的官僚士大夫。
这群人势力的壮大,必然会危害皇权以及国家的政治稳定。同时也会危害到政府的动员能力与财政经济。
豪强在地方横行不法,凌虐乡里。甚至把持地方权力,这对中央集权当然形成威胁。
如果不煞住这股邪风,中央政权就会像东周的天子一样,国小民寡财微,名存实亡。
在处理这群人最坚决效果也是最好的便是西汉时期盛行的陵邑制度!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增加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带的实力同时削弱函谷关以东的地方势力。
汉朝历代天子都在生前为自己建造陵墓,并将关东的富商、豪强家族迁居到陵墓周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陵县。
如果不把这数十万的豪强家族迁移到关中,而是放到地方上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