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节 难民潮(下)(1 / 2)
就在当晚,义军的主要领导人在县衙内的大堂开会。开会的时候,孟章猛拍桌子,第一个站了起来。
“刘山,你放难民进来,你自己看,现在所有的难民都知道新安这里可以进城,还有粥饭施舍。难民都向这边涌来。你应该知道,现在打仗的地方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区,现在还仅仅是一个开始,但是今天涌进的难民就已经上万人了。从明天开始,难民只会越来越多。新安的粮食肯定不够一周的消耗。我看不用郑王派大军,这些难民都要将我们打下的局面吃光。”孟章怒气冲冲,看着刘山,此时,在孟章的心里,真是恨不得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刘山,更没有让刘山做这支义军的首领。
孟章是悔不当初,怎么就让刘山做了头领,刘山有什么好,不就是在瓦岗军里待过,有领导义军的经验,长期和王世充对着干,有斗争的经验,还有什么好,什么也没有了。
“师傅说的很对,难民会将新安的粮食很快消耗光。不过,我们为什么和官府干,不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吃穿,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吗!我放难民进来,是因为他们也没有人帮,没有人管,郑王驱逐他们,周围的府县将大门紧闭,拦阻他们。若是我们也将新安城关起来,或者干脆拿出刀枪,也驱逐他们,那么我们和官府又有什么区别。这场起义干脆也不用搞了。免得自欺欺人。”刘山也站了起来,刘山的话也有道理。农民军不是官军,刘山不是周围的官大老爷。若是农民军也不管这些无依无靠的难民,那就和官军是一丘之貉,起义也真的不用搞了。
“师傅,各位,难民现在已经进来了。我刘山做的,问心无愧,我不想在这里继续讨论该不该放难民进来这件事情。我想和大家说说怎么解决我们新安粮食的问题。”刘山继续说道,说着的时候,他拉了拉旁边的怡儿。
“粮食的问题怎么解决,就那么点粮食,现在人这么多,消耗的太厉害了。”孟章此时也知道,这里不是发火的地方,也坐下,但是,粮食始终是困扰在起义军头上的大事,像是一把凌驾在起义军头上的钢刀一般。
“刘山既然这么说,那就是刘山已经有了一些主意。不妨先听听刘山怎么说。”怡儿很识时机的起来说话。
听到怡儿的话,周围的人也觉得有理,不妨听听刘山的主意。
“首先,我们并不是长期的要解决难民这件事情。郑王和秦王的大战,应该持续不了多长的时间。依我看,最多一个月,中原的战事就可以解决。到时候,难民自然有秦王的人去安排和救济,就不是我们的事情了。我们要解决的只是这一个月难民的吃穿问题。”听刘山这么一说,感觉肩上的担子一下子轻了很多。不过,众人对刘山说的秦王能在一个月解决中原的战局还是有意见。
在秦王营里待过的张彪很赞成刘山的观点,但是其他的人就不怎么认同。毕竟,郑王在中原这一块的实力,大家也是看到了。可以说,隋朝军队的根基此时还掌握在郑王的手中,在不久前,宇文化及被瓦岗的人打败,宇文化及的军队也大部分被郑王收拢,而之后郑王又打败瓦岗军,逼的李密投靠大唐。中原这一块,郑王的实力可见一斑。
“好了,大家先不要吵,让我把话说完。现在正值夏季,保暖的问题我们不用考虑。我们现在只存在粮食的问题。郑王在洛阳驱赶难民,此时一定会弄的天怒人怨,而前一向郑王在洛阳地区增加赋税,也搞得民心向背。民心此时并不在郑王这里。而因为难民的事情,郑王围剿的大军此时还不能开到我们新安。”
“我们此时要解决的粮食困难我有三个方法。第一个,我们派出人手去周围的城乡买粮食,周围城乡不准难民进去,但是商人还是可以进入的。而此时战争正在进行,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打到他们那里。富户官宦堆积的粮食其实并不少,到时候这些粮食运送起来不易,还极容易被难民或官军抢夺。他们此时也想出手变换成易运的白银黄金。只是他们一时难以出手。第二,秦王既然要求我们在这里阻挡郑王支援前线的援军,到时候还要切断前线和洛阳之间的后勤交通补给线路。我们没有粮食,可以问秦王要。第三,今天我听难民说宣阳那里在屠杀难民,据我所知,宣阳那里的粮仓此时还是满的,这一块肥肉就放在身边,我们可不能轻易放过。”刘山说完,周围又是吵成一片。
“刘山,买粮食恐怕买不了多少,现在在打仗,粮食一天一个价,商户都在积压囤积粮食,谁会将粮食卖给我们。秦王的补给,就算秦王肯,可是这里和秦王大营之间还有郑王的前线大军。最后,宣阳那里,兵多城厚,依靠我们的力量,坚墙壁垒之下,我们连一个城门都打不开。”
“对付宣阳,我有办法,他们不是喜欢屠杀难民嘛!我们就让他们屠杀。至于宣阳的驻军,只要城池一破,城里很快就会有人帮我们一起攻打官军。你们不要忘了,这一次新安是怎么拿下来的,城门可不是我们攻打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