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十七岁那年(2 / 3)
我多想出去走走,可是又有许多事要做。“文学报”都一堆没看了,借别人的《青年文学》又要赶快看完。没完没了的也很难憋着这口闷气,不用别人来诱我,我也放开自己跟着她们去散步。可惜的是,玩够了回来,又觉自己一晚上什么要干的事也没干,也觉空虚。为什么我会那么矛盾?是不是心里多了一个“梦想”而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完了,真的完了。别人出去散步聊天是一种快乐和享受。而我却丢了魂似的空虚,空落得自我安慰:今晚也没白玩,借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呀。这样自我安慰后心里还好受点,可仍然觉得不那么心安理得,仍然没有那种自己做完一件事后所感到的那么舒畅。所以还是要责备自己控制自己想去玩的心情。还对自己说等做完自己所要做的事才玩一个痛快吧。
多想有一个朋友在房子里陪伴我,象学生时代,还可能吗?过去的时光永远也不会倒流。
我渴望朋友,整天一个人关在房间里看呀写的感觉好孤独。这种不能实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的刻在心上,越发觉得自己的孤独了。
同桌小凤也不能理解我,她还说爸妈在我身边不会孤单,可她不想想我身边也没有同学没有朋友,无人可诉说心灵精神上的东西。而她还有一群活活泼泼的同学,还可以象我们在一起时嘻嘻哈哈说说笑笑。过去的己过去,终不可以挽留。当我意识到这匆匆遛走的岁月时,心里更加明白:要知道珍惜这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
五月二十九日星期四雨
睡在床上安静的时候,再平常的小事也想出来了,而且还是那么清晰,那么深刻。在家里的事又一一浮现在眼前。
那天和外甥女华华一起上街,一上街首先必到之处就去书店。
书店里的书多得数不完,它就是那么吸引人。我发现一本我所要寻觅的书《自白—我的日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杨沫。在我订的“文学报”里有介绍。我急迫的翻阅它,翻了又翻看了又看。翻了大半天,最使我不能忘记的一句话:“时间再紧张,也改变不了我对写日记的习惯。”这句话到现在也记得清楚。还知道《青春之歌》她是怎么构思出来的。日记书很厚价钱要四元多,回去给了妈妈十多元钱零用所以我钱不多,要等到下个月才可以买了。
碰上这本书都让我太高兴太意外了,有幸阅读作家的心里自白,二十年代的日记也是很有意义的。
我知道还有一本《生活日记》不知谁写的碰上了也一定毫不犹豫的买回去。
书店,对于我来说实在是一个大有收获的场所。它是那么深深的吸引着我。可惜也没人陪我去,就算同学陪我去也总是傕着走,走了又舍不得,一个人去又感觉傻乎乎的,但还试过一个人去的。
那里有看不完的书,看了这本又看那本。《名人名言录》,高中语文的“项链”......看得颈椎痛得头也抬不高了
。可还是不能满足自己,也没可能什么书都买吧?所以就拼命的看,看得实在累了,就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心满意足的离去了。
可是现在的书店规则不同了,再也不能随心所欲想看哪本书就拿哪本书。它要经过售货员拿才可以翻看,拿多了也觉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拿来拿去一点也不方便。可仍然没有改变我喜欢去书店的习惯,回去休假不去书店就觉得生活没什么意思,少了什么似的不开心。
有时忍不住一连买几本书,二姐就说我:“买这么多鬼书有啥用?看完了就没用了。”她不知道看完了也可以再看嘛,这是件有意义的事。有时被她讲了也觉得很浪费钱。可近来,我发现很多人都是利用工资的一半来买书籍的,就不觉得买书是浪费钱了。
凡有书的地方,我都喜欢瞧一瞧看一看,发现摆书摊那里的书也很多。那些书比书店里的书更有诱惑力,什么情杀案,武侠书一大摊位的红红绿绿。迷人的女人照放得大大的,还有那些性爱方面的也很有吸引力,我也买过一本,五毛钱。后来也不敢买了,还假装不屑一顾。那些有诱惑力的书翻也不敢翻来看了,害怕看了就会上当控制自己不去看,就自然的不去翻看了。这些书的故事情节很有吸引力,也不知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很多人喜欢看,写的人也赚钱。我承认当自己极度无聊的时候,这些书就是迷魂汤,迷得连饭也忘记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