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众人找寻天地“中” 天下归一不是梦(2 / 7)
(二)天地之中
然后,镜水一行人就来到了“天地之中”,位于洛阳东南边的登封市告成镇周公庙。至于这里为什么是天地之中,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定鼎中原。
相传,大禹在洛阳洛宁县境内的洛河中得到神龟背驮的《洛书》,依此劈开三门(神门、人门、鬼门),疏龙门之水东流入海,治水成功。他受禅让建立了夏朝,遂划天下为九州。接着他又搜集九州之铜铸造了九个大鼎,作为王权的象征。到了商周时九鼎就像后来的玉玺一样,成为传国之宝。谁想统治天下,就要先夺取九鼎。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穷兵黩武。周武王在洛阳孟津会盟后,举兵讨伐,灭了商朝。灭商后,周武王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把九鼎搬运到周朝的国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称宗周)。
谁知那九尊大鼎个个像小铜山,既难搬又难运。武王组织了大批人马,据传一尊鼎就动用了八九万人,花了几个月的功夫,才拉到洛阳。
当他们准备再向西拉时,不管用什么办法,大鼎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巍然不动。武王闻知此事,感叹地说:“九鼎是镇国之宝,它们到了洛阳不往西走,定有缘故。夏朝国都在洛阳,洛阳又位于天下之中。上天莫不是要我把国都迁到洛阳不成?如果是这样,就把九鼎安放在洛阳吧。”不料正当武王准备举行安放九鼎的典礼时,却不幸病故了。
之后,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了位,在周公旦辅佐和帮助下,在太庙里建成了一座宏伟壮丽的大殿。他选择良辰吉日,召集文武百官、四方诸侯,举行了隆重的定鼎大典。表示周朝已完成了灭商的大业,取得了天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定鼎洛阳”的功劳,就兴建了一座殿宇辉煌的周公庙,庙里的大殿被叫做“定鼎堂”。
但是,当镜水一行人当天赶到周公庙时,已将近傍晚,庙门已关,庙中已然空无一人。当时任凭他们怎么呼唤也不见半个人影。当时镜水真的是有些急了,因为这可是天地之中啊!
在这之前暗中他也得到了上天的指示,需要将从唐山栽种的那棵通天大树移植到这里。可是面对这个紧闭的大门真是让人一筹莫展。
正当众人焦头烂额之际,有一个叫“轻推”的学生,突然发现此门的门槛是活的,双手抱着一提,竟然能提起来。门槛提起来后,下面赫然是一个大空档儿。这时有个同学“清源”就从这个空档儿钻了进去,并且在门后还找到了钥匙。这就好像是在玩密室逃脱一样,迷题就故意设置在那里,就看你能不能发现。(院内无一人,轻推来看门。清源活水到,植树要浇根!)
当众人顺利进去以后,镜水顿时心里也明白了上天这样做的用意:若要渡人,首先得把这个门槛给拆了,把门给推开。总是神神秘秘,总是玄之又玄,高高在上,他们连门都进不来,还如何谈得上“渡”呢?当想明白这件事后,接下来的事就顺当多了。
当把那棵通天大树栽好以后,那棵树瞬间枝繁叶茂,而且又粗壮了许多。整个大树的直径经过后来测量竟然覆盖了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六个省。
镜水又将人皇戒、封神榜等几样法宝安置在其庙中的观星台上后,一行人就悄然退了出去,一切还于原貌。(定势)
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景观,就是观星台南侧的周公测景台,俗称“无影台“。测景台由石圭和石表两部分组成。远远地望去,就是一个石柱立在一个石头做的棱台上。石柱为表,台座为圭。据说,经过缜密地观测,在一年中的某一天,这个石柱的影子会消失,就是它正好位于太阳和大地的中间,所以称这个地方为“天地之中”。
由此看来,这个天地的“中”,离我们其实并不远,当你心中没有了阴影,当你能与所有的一切和谐相处时,那你就处在这天地之“中”。
在离开之际,镜水在灵性的感召之下,再次写下了一首长诗:
定鼎中原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盘古开世宇,女娲能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