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战局突变(1 / 2)
第五十三章战局突变
金伯利的胜利在军事上的意义并不是非常重要,毕竟以罗德斯为代表的一小撮英国武装人员根本翻不起什么大风浪,但在政治上却是意义重大。
作为南非共和国领土上最大的英国人聚集点,金伯利不但集中了南非国内的大部分的英国人,而且这座城市的的一部分区域几乎被得比尔斯公司划为私人区域,虽然城市和矿山的另一大半仍然属于南非,属于华人的盘古矿业公司,但金伯利的华人市民们只要抬起头来就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得比尔斯那霸气十足的公司总部,如同占领军的堡垒一样俯视这座城市。
在自己的国土上竟然有这样一个异类,对于大多数南非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不舒服的事情,而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一些报纸更是将得比尔斯的总部与西方列强在上海的租界相提并论。
曾经飞扬跋扈的罗德斯也通过南非的报纸,察觉到了金伯利市民之间孕育的不满情绪,在战争爆发前的一段日子已经变得非常低调,但这根本无法改变南非华人和布尔人对于金伯利的这座英国公司的厌恶。
更何况,大家一致认为得比尔斯公司是背后推动英国人侵略南非的罪魁祸首之一(事实也正是如此),因而得比尔斯总部就变成了南非人心目中的“巴士底狱”,必须要攻占而后快。
这一次,林杰的民团付出了七百余人的伤亡之后,终于拿下了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据点,这个伤亡数字相对于南非此前的历次战斗伤亡来说,是比较大的,但是南非人民一致认为,这样的牺牲是必要的,军事上的好处是此处一万余人的民团部队可以调往南方支援里士满一线,而政治上的意义格外重大,以南非日报为首,南非几家影响力颇大的报纸都使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报道金伯利的胜利。
最有意思的是布隆方丹的一家小报《橙报》竟然腾出了整整两个版面的篇幅,制作了一期名为《钻石之梦》的专题,专门介绍罗德斯的发家历史,他是怎样从一个经营抽水工程的小业主起家,利用金伯利矿业飞速发展的难得机遇,巧取豪夺、纵横捭阖,将触手伸向了采矿业本身,继而发展为除盘古矿业之外第二大矿业公司;又是怎样与罗斯柴尔德家族联合,通过他们的资金援助一举吞并其余的两家小型矿业公司,成为与盘古矿业分庭抗礼的大公司,最终又是怎样错判了形势,落得个自杀身亡的下场。
这个专题制作的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而且爆出许多猛料来,天晓得这家报社的编辑从哪里搞到这些消息的,将罗德斯的一生写得如同评书和传奇般有趣,充分满足了一些人猎奇的心理,一下子吸引了许多读者,橙报这期的销量大增,一时洛阳纸贵,报社也跻身为南非国内几家大报之一。
在这场战争中,南非的几大报纸都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比如比勒陀利亚的南非日报,销量最大,面向的读者也最广,观点偏向民族主义,立场比较公正,内容相对严肃,是一家综合性报纸。
金吕市的新城日报,有李家的背景,面向的读者群主要是工程师、科学家等知识分子,关注科技新发展新动态。
布隆方丹的橙报有布尔人的背景,内容比较通俗,喜欢炒作一些奇闻异事之类的,算是娱乐性的报纸。
共和港的《士林》则是一家文摘性的报纸,收录了国内外的大事要事,也经常有一些无事的文人在这家报纸上发发随笔散文什么的,这家报社对满清国内的事情最为关注,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南非国内一些观点不同的文人经常在这家报纸上打笔仗,非常热闹。
这家报纸最初是在陈羽青的支持下,由第一批南非本土大学毕业生们以教化民众提倡文学创造为目的创办的,此时的影响还不算大,但是通过几个事件很快地名声大噪起来,一个是南非战争后期,陈羽青和许多南非文化界的知名文人发起的推广白话文运动,另一个是战争结束之后,南非政府推行的标准话和简体字运动。
这些运动都是通过在士林上的一篇文章,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和争论,最终达成共识,成为南非社会上的一种思潮,因为这个原因,士林这份报纸在知识分子之中的地位非常高。
最后还有一家南非国内的知名报纸,只不过此时还没有创建:战争结束之后,约翰内斯堡成为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一家名为商报的报纸也应运而生,成为南非著名的经济商贸方面的报纸。
13日傍晚,亨伯特率领着自己麾下的民团从西维多利亚赶到了三姐妹镇以北,因为他在前些日子所立下的功绩,他也在这次包围战中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负责收紧口袋的三万民团归其指挥。
他和他的民团静静地等待着沃尔斯利和他的部队进入口袋,当英军按照计划那样上钩了之后,亨伯特命令自己的部队从铁路两侧的藏身之处现身,截断沃尔斯利的退路。
傍晚时分,计划中包围英军的九万民团部队已经全部抵达,亨伯特的三万民团堵在南边,北面西面和东面每个方向两万人,分为两道防线,两万从霍夫梅尔赶来的援军也已经抵达此处,因为还未从长途行军的疲惫中恢复,所以这两万民团暂时作为预备队部署在东西两侧,另外还有一万援军正从金伯利赶来。
天快黑的时候,亨伯特的民团部队已经按照计划收住了口袋,正在英军阵地南边对面构筑自己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