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中秋盲盒(5 / 9)
看眼前匣子的规格,也不难猜测里边东西的规模。当然项靕是看过介绍的,知道有57.7米那么长。
八品诗词再加上各种题跋之类,再加上引首、拖尾这些,小六十米倒也不算过分了。
项靕这段时间也学习了一些相关知识,书圣王羲之的《平安帖》拢共四十一个字,卷长就达到了十三米多。
这八首诗词的作者虽然在书法圈的地位无法超过王羲之,却也是各时代拔尖的人物。
如果不是这些手迹在明朝就遗失了,等到被印章狂魔乾隆看见,怕是他一个人就能干出去一百米不止。
光说不练假把式,项靕打开匣子盖,把里边老粗老粗的“手卷”搬出来,分量少说也有七、八斤。
找个桌子缓缓打开,一边看一边还得有个保镖跟着收,不然实在弄不过来,也不知道“手卷”二字还有啥意义。
引首部分很有意思,用了苏轼的一句“月有阴晴圆缺”,倒也能概括了这里边的八首诗词。
接着就是各种戳子开始出现了,很多都是篆书的,以及各种认不出的字,好在项靕对这些也没太大兴趣。
接着再往后,第一首是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第二首黄庭坚的《中秋》,第三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四首苏辙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前面四首都是宋代作品,后面还跟着四首唐代作品。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杜甫的《月夜》,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实话实讲,就这八位在华夏历史上的地位,放在一起可以说“人挡杀人,神挡杀人”了。
苏氏两兄弟和黄庭坚的作品很多,年代也更近一些,能保留到今天的也都不止一件。
李白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辛弃疾也不是以文为着称,到如今都是只留下一件作品传世。
剩下杜甫、白居易、张九龄,就真的除了诗词文章没留下一件真迹了,能有一份拓文留下都算好的。
另外这里边的价值还不仅仅是八首诗词真迹,其他历代收藏者留下题跋的字迹,也是相当有价值的藏品。
项靕大致这么看过一遍,每一首诗词后面都有不少题跋,赵孟頫、李东阳、文征明等等数十人,有的还不止一处题跋。
之所以会有不止一处的情况,是因为这些作品本来就不是出于一个时代,最早狠可能也是分别收藏的。
到后来不知道被什么人一锅端,干脆重新装裱统一收藏,前代藏家的题跋自然不可能被落下。
这一件大长卷的价值,项靕不是说不好猜测、揣摩,而是压根就没个估摸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