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虎头少保”孙禄堂(2 / 4)
其余诸先生,皆是见闻之知觉而已。如外不有测之事,只要眼见耳闻,无论来者如何疾快,俱能躲闪。
因其功夫入于虚境而未到于至虚,不能有不见不闻之知觉也。
其练他派拳术者,亦常闻有此境界,未能详其姓氏,故未录之。
摘自:孙禄堂著作《形意叙真》。
儒家地中庸里面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历史有些大儒贤者心意修养到了顶点,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却往往能先知。从而躲避危险。譬如,刘若水的老师王阳明,他在精神上面的造诣都可以堪比传说中的鬼神,仅仅见过一次面,就让刘若水为之拜服,愿意做他的弟子。
若非刘若水有一颗坚定的武道之心,若换做另外的人,恐怕就会自此放下武道,专心儒学了。
内家拳术到达高深境界,靠的就是心意相合,最后勃发劲力。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刘若水看着苦练形意拳的尚云祥,忽然开口问道,“云祥,怎么样,有些头绪吗?”
刘若水虽然没说是什么事情,但他知道,尚云祥自然明白。
尚云祥苦笑一声,然后说道,“毫无头绪,”
在形意拳上面上的造诣,尚云祥已经赶上了他的师父李存义,他地虎形,鹰形,猴形,马形,蛇形,龙形等十二形,分别都练到了大师境界,出手之中,伴随雷音轰鸣,自然勃发,劲力刚强无筹。
但是,他对于国术最后的境界依然没有头绪。
尚云祥继续说道,“拳术的巅峰,炼虚至道,不见不闻而能察觉危险随时躲避。这倒是怎么样的境界?我到现在还没有泰国的头绪,只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
刘若水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的确,功夫越深,知道的越多,那就越发的无知,直到踏入抱丹,我才知道国术的真正意义。”
武道,修炼的无外乎是精气神。而国术自然也不会例外。
但是和前世的内功相比,国术非常的特殊,因为国术的目的不是为了达到“先天”境界,而是为了将“精”和“气”练入里面。
也就是说,国术修的不是“精”,“气”,“神”,而是“精”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