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长沙战役1(1 / 1)
长沙,这个在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戊戌变法的陈宝箴、谭嗣同,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之后自立军起义、华兴会、公祭陈天华和姚宏业、浏萍醴起义、抢米风潮,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活动。黄兴在清朝末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动,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到了民国时期,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护国运动。到了1927年,发动秋收起义,并试图攻打长沙;失败后他转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战略方针。
长沙虽然不是什么天险要地,但却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原因主要是因为戊戌变法时期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兴办了事务学堂,致使长沙的教育事业得到较好的发展。蔡锷就曾在事务学堂就读,、何叔衡、任弼时、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早期领导人都在长沙读书或者从事政治活动。长沙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同时也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此外还有就是长沙乃是中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且湘江流经长沙并连通长江,运输也极为方便。张之洞在前获得的那几千杆长枪,就是从长江运送过来的。
张之洞此时有7000人马,其中两千是经过西洋式训练的精兵,这是他的老底了,另外五千则是不久前找来的散兵游勇。这些散兵游勇很容易找到,这这种战乱的年代,到处都是一些逃兵或跟丢队伍的人,这些人只要还留着辫子,也不管有没有战斗力,张之洞都命人一并招来,只要是懂得开枪就行。
湖北的事情令张之洞措手不及,他本以为武汉能凭借复杂的地形阻挡住从长江上来的运输船或炮舰,但谭嗣同控制了湖北并向秦军投降,那敌船便可沿江直抵长沙,南昌的敌军已经全部到了武汉,他赶紧把浏阳的守军转移到湘江边上的铜官镇。
负责进攻长沙的是李牛的两个旅,加上后勤等部共计一万五千人,在抵达武汉后征收了大小船只800余艘,在三艘800吨的内河炮艇的护送下从长江驶进湘江。这些小炮艇采用两门单装的105毫米54倍径炮和8门77毫米野战炮改装而成的侧舷炮,火力虽然不是很强,但在河中绝对够用。
铜官镇乃是千年古镇,从唐朝开始直至今天一直在烧制陶瓷,所以铜官镇的商业是比较兴旺的。官兵一到镇上,说这里会打仗,所有的百姓都收拾了值钱的东西走了。
驻守铜官镇的2500人中有500人是张之洞的精英部队,另外的2000人则是不久前招的散兵游勇。既然是精英部队,那自然是不乏精英了,作为营长的贺山知道双方的差距,分析之前的信息他知道秦军的战术通常都是先用火炮轰击,然后再让步兵进攻,他有一门克虏伯七五行营炮和六门四七行营炮总共七门火炮,这点装备对上秦军绝对是不够看的,所以他将火炮布置在江边的石子岭,好在发现地方船队时能击沉一些船只,然后让所有人在镇子里是树林埋伏起来。
没几天,便听见了石子岭响起了炮声。
突如其来的炮击让江上的船队下了一大跳,却是石子岭的炮兵隐藏的好,等船队前面的两艘炮艇过去后才开火。
不过隐藏得再好,数百米的距离,一开炮就暴露了。两艘炮艇上的火炮立即对石子岭进行火力覆盖,运输船上的陆军也是临危不惧,纷飞在自己长官的命令下架起迫击炮向石子岭进行轰击。六零迫击炮最大装药(迫击炮可以根据目标的距离来加装塑性发射药)的射程能有一千米,足以在江上攻击到离岸三百米的石子岭。在四门105毫米、八门77毫米和多门迫击炮的轰击下,没两分钟,石子岭上的弹药被引爆,几十个清兵一个个都见鬼去了。
一艘较大的运输船上,罗熊道:“清兵在此布置了火炮,想必岸上应该还有不少的敌人。”
“嗯,那就再这里上岸吧!估计离长沙府也不远了。刚才遭袭可有人员伤亡?”李牛道。
“一艘船上的几个士兵被弹片所伤,但无性命之忧。”
“那就好。给前面的两艘炮舰打旗号吧,咱们就在这登陆。”
运输船一艘艘的靠岸,先是士兵登陆,然后才到物资,三艘炮舰时刻瞄准这岸上,以防敌军突袭。
船队靠岸时,贺山便知道敌人要在此登陆,有人建议现在冲过去给正在登陆的秦军来一次突袭,但被贺山否决了,敌人的三艘炮舰停在江山,冲出去完全是送死,而且那些新招的散兵游勇,他可不认为这些人会有什么战斗力,冲出去搞突袭是不切实际的,还不如蹲伏打伏击让对方措手不及。
不过现在才是早上八点不到,八百多条船只的士兵物资要完成登陆估计要持续到下午才行,完成登陆后还要休整一番才能出发,估计最少要到三点钟才能遭遇。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