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2 / 4)
四名副考官各自心思不同,最后费了三天功夫,按照郡学与在野各五人的名额,评出了十卷放在李重九的案头之上。
四名副考官。以及郡学祭酒周旭,薛万述之弟薛万淑等皆站在李重九案前。
长史温彦博言道:“此次郡试郡学士子的卷子,要胜过乡野贤才,以及士族子弟一筹,以下十卷皆是其中翘楚。”
李重九一面读卷,一面听温彦博等人的禀报。
这十卷肯定是翘楚,文中水平至少是比自己要高的,李重九索性就先看每卷后六名考官的批准后,再行看卷子。
对于李重九而言,最重要是决定名次的大权,也就是主考官,必须让自己担当手上。
历史上最有名的牛李党争,就是一个例子,两党担任主考官之人,打压敌党士子,搞得科举乌烟瘴气。
之后宋太祖开创殿试,于会试后再来个亲自取士。殿试排定名次,而不作黜落,就是要将人才取次之权,抓在天子的手中。如此参与过殿试的士子,都可以说是天子门生,有了这层亲近的关系。
同时也一定杜绝了牛李党争的局面。李重九此举乃先行定下规矩,以免后人冲走前人的弯路。
与魏征他们费时费力看每一卷而言,李重九几乎一目十行,将卷子看完。
之后李重九从十卷中抽出三卷,这三卷后面加得各种批注,如此卷可取第一,此卷三甲有名,此乃大才,不可遗失。至于其他七卷,就甚少有如此评语。
既然温彦博,魏征他们的水平都高于自己,李重九还有什么可怀疑。
李重九当下言道:“将此三卷糊名去了。”
不久三人名字报上来,分别乃是范阳卢齐卿,易县赵欣,蓟县周洲。
李重九听到这三人名字,心底有数,笑道:“这三人你们可认识?”
先是卢承庆站出身来,言道:“回禀上谷公,卢齐卿乃是卑职族侄,之前在族学读书。”
李重九点点头,此人乃是名人,太平广记中记载卢齐卿有知人之鉴,善于荐人。
李重九笑着言道:“很好,原来是范阳卢氏的俊才,你叔父为我们幽州举荐了好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