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惊变(1 / 2)
承天门外御道西侧,通政司。在这各衙门准备封印过年的时候,通政司作为朝廷文牍往来的中枢衙门,也渐渐的闲了下来,这时候奏疏已经不多了。不过由于通政司衙门的特点,肯定是要坚持到最后的。
通政使张老大人悠哉悠哉的坐在公房里喝着热茶,琢磨着今天看什么书打发时间。
他刚从书架上随意拿下一本,还没来得及看封皮,便听到门外传来慌慌张张的脚步声。然后有书吏叫道:“大老爷!宛平县知县方应物亲自来送奏疏!”
方应物可是最近的重点关注对象,张老大人便吩咐道:“将方知县带进来,本官亲自见上一见。”
不多时,方应物被带到通政使大堂上,亲手将奏疏递交上去。张老大人展开奏疏迅速浏览了几下,这内容很简单,就是上疏辞官。
忍不住叹口气,张通政使劝道:“方知县静静等待朝廷处置即可,何至于辞官?即便被发配外地州县,那也不失为一种磨砺,你还是少年人,多点磨难不见得是坏事。
如果辞官归去,那功名就没了,之前所作所为岂不前功尽弃?须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还是将辞官奏疏拿回去罢!”
张老大人倒是好心,他还有潜台词没说出口:那刘次辅闹辞官,你方应物也跟着闹辞官,但你分量差远了。刘次辅肯定是真戏假做,你方应物估计要弄假成真,和刘次辅这样顶牛没有意义。
方应物神色悲愤。慷慨而道:“吾羞与国蠹同列于朝廷!虽势单力孤,但何惜自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张老大人再次叹道:“君能言人所不能言,吾辈羞愧!但粉骨碎身物有何益哉。尚请深思!”
方应物答道:“下官已然三思,无所变也!”此后不收回奏疏,直接转身离开。
张通政使目送方应物走出大堂门外,又听到他高歌道:“不恨生平误,惟期报国恩。四海如可靖,此身何须论!”
消息传出,闻者无不唏嘘感慨。方应物因为弹劾次辅遭到持续围攻,一直抵抗到今天,在官府封印前的最后一天终于被迫上疏辞官。这无异于是鸡蛋碰石头的下场,可也有几分悲壮色彩。
之后随着新年假日到来,各大衙门纷纷封印,朝廷基本停止运转,除了相关礼仪事务,一切政务都被冻结。总而言之,过完年再说,那起码是正月十五以后了。
但几乎可以肯定,一旦过完年。方应物的官职也就当到头了。次辅和宛平县知县两个辞官奏疏摆在面前,朝廷肯定要挽留次辅。
方应物上辞官奏疏的事情并没有让县衙里知道,免得多生事端,连奏疏也是亲自送到通政使司的。
他从通政司回来后就封了知县大印。宣布县衙放假。回到家里拜见父亲,却听父亲方清之道:“你说出风头就是出这个风头?不过也好,没有丢我方家的脸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么......”
方应物心里无语。父亲大人你不会安慰人就别安慰了,听着好别扭。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儿子我承受得住这种打击。
又过了几日,就到了成化二十年正月初一。按惯例,在这天要举行元旦大朝,文武官员齐齐进宫朝觐拜贺,包括方应物这样被处罚过“免朝参”的。
方应物跟着父亲进了皇城,来到奉天门这里,等待着朝会开始。方清之作为翰林官,先上了奉天殿侍候圣驾,方应物就只能继续在外面等着。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大概就是方应物最后一次朝会了,看在熟人眼里未免有几分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