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收韩春明和程建军当弟弟(1 / 3)
听了四阎罗的缺德事,何雨柱义愤填膺道:“四阎罗还有这些个事?放心,许友仁已经伏法了,就差这四阎罗了!”
“咱们这次必须得坑四阎罗,坑他个狠的,让他在海外无处容身那种。所以您得多费心啊!”
“您瞧好吧!保准让真懂行的仔细看能看出来,一知半解的准得被蒙!”荣宝斋掌柜笑眯眯地,给这假货一番折腾,何雨柱看了半天,依然看不出个真伪来。
何雨柱大爽,自己这五级鉴定师都看不出来,四阎罗靠自己指定没戏。
但也不用担心弄假成真,现在海外还是有能人的、
毕竟,当初大师云集的“中研院”有一半院士都是国学历史考古类的,我国古代经史不分,所以所有国学大师都是考古大师。
在海外,其实只要考古专家董作宾、李济这种级别的大师出手,自然一望便知真假。
而且,这年代,不像大家以为的,什么文艺信息都没有,绝非如此。
因为要确认我国上古史,也就是黄帝到夏商周这段历史的缘故,海内外反而是一个文物考古方面,争论非常激烈的时代,
民国著名的考古学和史学大师,此刻都近暮年,依旧想要一决高下,双方弟子更是争论不休。
老派的柳怡徵大师,章行严大师,比如以“禹是一条虫”闻名的顾颉刚大师,还有他的《古史辨》派弟子,包括杨宽、杨向奎、谭其骧等著名大师,都还活着,而且学问炉火纯青的地步。
因此,在这个时代,信奉古代与怀疑古代历史的大师,同时存在。
尤其是王羲之《兰亭集序》真伪的争论,是家喻户晓的,广播里都经常说的。
以启功先生为一方,以章行严等为另一方,发生了一次书画历史考古的大碰撞,直接推动了考古事业的发展。
受《兰亭集序》的争论影响,考古人员才开始大量挖掘古物,寻求证据,比如长莎马王堆,明昭陵,乾隆墓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考古成果,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堪称“史上最大考古行动”,真正在平头百姓中间普及了古董知识。
这股古董热,首先是从专家而扩散到平民的,最后全民寻宝,一直延续到8年代,又延续到现在。
所以,任何一件古董都可能引起关注,自己只要扔一件古玩给四阎罗,他只要敢拿去拍卖,就不愁没人注意,搅动古董市场风云那是一定的。
到时候,被发现兜售假货,四阎罗可是蹭了热点,得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