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稻浪千重(1 / 2)
建设中的“新杭州”会把阿瑜陀耶城囊括其中,横跨湄南河的三座大桥正在修建之中,总长七里不影响河流通航的全混凝土大桥在这个时代属于绝无仅有。
三座大桥采取不同设计,完成后即将成为“新杭州”的地标建筑之一。
“新杭州”会成为“南明”最大的城市,届时人口不会低于一百五十万。
这里是中南半岛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作为“南明”都城很理想。
来到“新杭州”的宾客见到了如此风水宝地被吸引了,许多人开始洽谈购买地皮和别墅。
他们知道早下手会节省不知多少银币,这里即将诞生一个国土面积不亚于大明三四成的“南明”王国第一大城,以后的商机不知凡几,地价飙升指日可待。
十二月,大明京师正值隆冬,早就草木凋零滴水成冰。
而“南明”国都却是瓜果飘香生机盎然,周边水稻田在和风中荡漾着,掀起了稻浪千重。
见惯了大明的百业萧条,见惯了大明那些干裂的田地,诸多第一次南下的大明达官贵人见到了商业繁荣的“南明”城市,见到了旱涝保收的成百上千万亩水稻田。
他们当然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为自己为家族谋求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新天地。
丈母娘喜欢上了“新杭州”,她小时候在南京生活其实不喜欢北方的干燥和寒冷,见女儿竭力请求自己来“新杭州”安度晚年欣然同意。
她准备跟老公爷一起回去处理一些不动产和田产,尽可能游说家族子弟同来。
老夫人有见识,见女婿的国家兵强马壮,听已经在女婿这里做官几年的两个庶子讲“南明”如何政通人和,了解到这片土地肥沃而且人口少,无人耕种的良田不知凡几。
老夫人很知心,晓得女婿为什么要大量移民,因此她也准备尽绵薄之力,发挥她的号召力,让张家、徐家两个家族的子弟来“南明”发展。
张家、徐家这两个大明传承了二百几十年最高爵位的勋贵家族绝非等闲,衍生的支系人口都加起来恐怕已经有了几十万。
来几万人到“南明”谋发展不成问题,这里的工作岗位和商机太多。
黄胜不歧视贵族,也没有穷人是哥儿们,富人是敌人的龌龊想法。
恰恰相反,黄胜心底里认为贵族、知识分子的整体素质应该强于升斗小民。
贵族来到“南明”通过新学和公开招考一样能够获得官职,升迁时一视同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黄胜判断好人坏人的标准跟他们的经济条件无关,也跟他们的家世无关,一切按照法律准绳。
在大明有“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