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招抚(1 / 4)
“本将军还是第一次和郑成功打交道,一些事情终究还是不甚了解,你们两个都来说说,若是有郑芝龙的亲笔信和郑家子弟亲至,这郑成功有没有可能会迷途知返,接受我大清的招抚?”
孔有德所部在桂林大败,沈永忠又在湖南一溃千里之后,金砺所率的浙闽清军主力也败给了清廷曾经根本不放在眼里的海寇,这使得陈泰再度被顺治皇帝派来了东南主持大局。
且说,早在永历元年,郑成功刚刚起事,还根本不成气候的时候,趁着清军主力集中四川,湖广两地,以鲁王朱以海为首的东南抗清义军先后收复了福建的三府一州二十七县。
便是那时,满清顺治皇帝封刚刚从征湖广大胜回京的陈泰为靖南将军,与梅勒额真栋阿赉率师征讨,不过半年的时间便大破鲁王麾下诸将,原本被明军克复的诸府州县也再次悉数沦陷。
所以,浙闽清军主力,漳南六县俱丧的噩耗传到北京的时候,顺治皇帝便首先想起了陈泰。不过,由于事情紧急,当前赶到福建泉州的,只有“平南靖寇将军”陈泰和他的亲卫。
“那郑成功乃是海寇之子,本就不知礼仪廉耻,无君无父,又诡计多端,如今侥幸获得大胜,正是小人得志之时,恐怕便是郑芝龙亲临,那厮也不会轻易接受招抚。”
漳州大战的一系列大败使得清廷震怒,但碍于南方局势紧张,金砺,杨名高,马得功等早期便投入了满清阵营之中,并早已经抬旗的老人并没有受到实质的处罚,只有王邦俊等福建当地绿营军官被革职查办了。
当然,损兵折将上万,单单是王邦俊漳州总兵这个级别的官职,也承担不起那么多过错,最大的罪责,终究还是推到了已死的浙闽总督陈锦的身上。
杨名高说着,又转身朝着陈泰毕恭毕敬道:“不过,郑芝龙都能识时务,他的儿子,应当也是个聪明人,若是咱们的条件足够优厚,他恐怕也不会无动于衷。
而且,退一步说,以咱们现在的兵力,在将军麾下的大军抵达福建之前,还是要尽力安抚郑成功,以免生出了什么变乱来。”
“金砺,你觉得呢?”陈泰听罢,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扭头看向了脸色颇为难看的金砺。
原本,金砺是看不上杨名高的,甚至还和徐大贵借着小盈岭和江东桥的两次大败,一起敲诈了对方一笔,但东山大败之后,杨名高也丝毫不惧他了,还以拿回卷宗,稳妥保存为名,要回了之前的贿赂。
而且,因为福建的局势,清廷无法处理金砺,那也自然不能处理杨名高,这让金砺心中更加气愤,可败军之将,就算心中不爽,也只能咽进肚子里去。
“某还是觉得必须要尽快解决郑成功,绝不能让其有喘息之机。”金砺不知道是因为和杨名高有龃龉,还是因为麾下大军休整之后,尚能一战,他表现得比原本历史上海澄大战几乎全军覆没之后强硬得多。
“城中还有数千精悍骑兵,便是不与郑贼决战,也应该不停袭扰,绝对不能让其安稳练兵,积蓄实力。一旦让其从东山大战中恢复了元气,后果将不堪设想。
朝廷也不该只看到了我大军的损失,郑贼在此战中同样损失惨重,虽然未伤及根本,可积累多年的兵马军械,绝不可能如此轻易就能恢复。
可若是给他一年半载,让他从漳南六县中获取了足够的钱粮人丁,实力进一步膨胀,再想剿灭,恐怕就是难上加难了。”
金砺碍于认知,并不知道明郑和大顺,大西这样的农民军是不同的,以为对方如今也是难以再发动数万大军一战,这也是他兵力折损过半,依旧坚持继续讨伐郑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