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更胜一筹(1 / 3)
请记住新域名https://m.</p>
而东线的金门,平潭两镇水师也比郑成功来得更早,提督周鹤芝控制闽江入海口的琅琦屿,并按照计划在岛上扎营之后,虽然因为亲军营兵力不足,不能调动,还没有拿下闽安镇,但随后便控制了福州府城南面的江中沙洲。
换言之,等到郑成功领着虎卫营,武卫营,以及左军和后军上万大军进抵福州,长乐外围的时候,周边的局势简直好到过分,陈泰似乎没有任何捣乱骚扰的意图,至少不见清军有行动的迹象。
到了前线战场之后,郑成功也第一时间核准了最新的军情,然后召开了一个简单的军事会议,针对战场局势的最新变化,对大军原本的部署做出了细微的调整。
在这个过程是,甘辉,郭廷和赫文兴这三个提前抵达战场作战的主将,意见就十分重要了,他们对于当前战场的情况是最了解的,同时也都清楚郑军的整体部署。
而一番问询和商议,敲定了大军部署的具体调整细节之后,郑成功随即示意黄山发布命令,传达各营。
左军提督黄廷,后军提督周全斌接到最新的命令之后,按着参谋总部制定的计划,在福州府城南面各处安营扎寨,随军的一万五千多民夫组成的运输和施工队伍一面协助押运,搬卸大军的辎重粮草,一面到周边砍伐树木扎营。
他们按照军队的要求,十人或者十五人,成群结队开展行动,因为吃饱了饭,还有工钱拿,这些民夫干活十分卖力,效率也非常之高,整个安营扎寨的场地上,皆是一片热火朝天,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种自家的地呢!
到了第二天晚上,明郑大军的营寨刚刚落成,部署在外围警戒的兵马也随即大幅撤回营中,原本一直示弱的陈泰果然派出了兵马夜袭,但被早有准备,又占着水师之利的明郑大军直接挫败了。
这其实也是陈泰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明郑的水师优势使得近在咫尺的长乐成为了一座孤城,没有十足的胜利把握,他根本不敢派出兵马,否则很容易就会全军覆没。
而在明郑大军刚刚扎营,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便是最好的机会,只是陈泰还不知道他面对的是怎么样的对手,这种他认为的机会,根本是抓不住的。
飞虎队和哨骑早就已经行动了起来,福州和长乐城中有一点风吹草动,郑成功都能及时接收到。最关键的是,郑军是经过长期夜战训练的,选择夜袭对于清军来说,无疑是一次失败的决策。
不过,明郑大军毕竟刚刚进抵,郑成功也不敢疏忽大意,没有采取所谓诱敌深入的策略,他还不认为自己麾下这支十七世纪的军队,可以在夜间完成这样复杂的战术,还能保证大营绝对不出意外。
于是乎,陈泰的夜袭兵马刚刚出城,就被郑军夜袭了,可谓是出师未捷。一直受到济哈席影响,日积月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明郑大军心生畏惧的陈泰,自然是选择了鸣金收兵,及时止损。
只是,陈泰虽然也早有准备,城中部署有数支兵马接应,但这些清军仓皇撤退的过程中,还是免不得损失了数百人马,最后完完全全就是狼狈不堪,灰头土脸地退回了城中。
而经此一战之后,随着大营地巩固,周边工事的修建,明郑大军便算是在闽江南岸彻底站稳了脚跟。
随后,亲军营也立马行动了起来,郭廷和周鹤芝合力,以两个千总部,三协水师,近三千兵马,四门火炮的军力,只花了一天一夜便拿下了福州府城的东面门户闽安镇,名义上切断了清军援兵进入福州府城最便捷的通道。
当然,这只是心理上的施压,对清军的士气进行打击,济度的八旗主力大军一到,战场不可能守闽安镇,那毫无意义。北岸并不是他预设的战场,在那里不仅八旗主力无法展开,他也无法展开,还会腹背受敌,使得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
与此同时,和中军同时行动的西线右军七千余和随军的五千余辅兵和民夫,此时也已经在王秀奇的统领下,在沙县会师后,乘船顺流而下,然后驻守在了闽清县城,紧接着便是休整大军,指挥民夫巩固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