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一路向前(2 / 3)
绝大部分的鱼体两侧,都有一条线状的花纹,从头部一直通向尾部的未端,是它们适应水中生活的重要感觉器官,当海洋的波涛拍击礁石险滩,引起水流和振动频率的改变,鱼的侧线就能及时察觉这些变化并准确的改变自已游动的方向,安全度过暗礁和险滩。
其侧线还能感受内耳不能感受的低频振动,这对寻找饵料和躲避捕捞也是相当重要作用。
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其产生的次声波绕着地球转了三圈,传播了十几万千米,无数能察觉到次声波的动物产生了不安反应。
常见家禽暂且不说。
鸽: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鼠:白天成群出洞、醉酒似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蟾蜍:成群出洞。
灾难来临前动物的种种怪异行为,人类却将其当做一种预知,可事实上,世界上不存在任何预知手段,只有足够高超的探测手段。
各种各样的动物,各种各样的器官。
电磁波,次声波,气味,视觉,气压,湿润度,风向,温度,紫外线。
人类看不见的它们能看见,人类听不见的它们能听见,人类闻不到的它们能闻到,人类感觉不到的它们能感觉到。
这才是一切的本质。
但是,人类真的看不到,听不到,闻不到,感觉不到吗?
变化始终在那里,景象已经进了眼睛,气味分子已经进了鼻腔,电磁感应,气压,湿润度的变化始终存在。
只不过是它们太微弱,思绪中并没有捕捉到,可人类的潜意识里是有所感觉的。
大脑的潜力无穷无尽,最常见的大脑冰山理论,难道冰山下的就是沉寂的吗?
当然不可能。
哪怕是多出来的半斤脂肪,都有让你在山穷水尽时多撑一时三刻,遑论是半斤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