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 见武汉长江大桥(2 / 3)
杜月笙抬起头又看了看前面尚未竣工的长江大桥,那规模宏大气势不凡,白渡桥不能相提并论。
大桥成了武汉的标志,大桥南侧是武昌蛇山,上岸就是中央政府所在,北侧是汉阳龟山,有铁路公路联通大名鼎鼎的汉阳铁厂。
对虞洽卿杜月笙这些水上来客来说,看到了大桥就像欧洲游客看到了自由女神像——纽约就在眼前。武汉到了!焉能让人不激动?
“这桥成功后,长江下游的南京也会再建一座大桥。”虞洽卿又道。
“这样一来,粤汉铁路和京汉铁路、津浦线和沪宁线,中国南北两条铁路大动脉连通,意义重大啊!”杜月笙心思一动,顺口赞道,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张老真是好魄力啊!”
他说的张老是指张静江,张静江执掌了中国铁路公司,四明银行也成了这家铁路托拉斯的小股东之一,虞洽卿心想:长江大桥的重要性,无论如何拔高都不为过。
听杜月笙这样说,虞洽卿脸上隐隐地泛起“与有荣焉”的骄傲,这种骄傲很快消失,脸色变得冷静,解释道:“早在张老任职前,大桥工程在宋总理的主持下就已经启动了,经过了两年建设,工程进度已经完成了一半,桥墩工程完成后,其实大桥工程最困难的阶段就过去了,剩下的桥面工程反而会容易些。当然了,因为长江大桥对中国铁路公司的重要意义,张老也很重视。”
“原来如此。”杜月笙点点头,一副受教了的样子,心说:在浩浩荡荡的长江上建桥,恐怕洋人也不一定办得到吧!宋老二好魄力!
杜月笙当然不知道,长江大桥这样的工程在美国不算太难,纽约人早在1883年就建成了布鲁克林大桥——被誉为工业革命时代世界7个划时代建筑工程奇迹之一。
长江大桥虽说离不开中国天才桥梁设计师茅于轼,但幕后投资者司徒南其实更信任的是以美德工程师为主的工程团队。
让人欣喜的是,在这过程中不仅设计师茅于轼声名显赫,跟在国外工程身后的一批中国工程技术员也成长起来,为日后第二座、第三座长江大桥奠定了基础。
可惜司徒南没有出现在杜月笙他们的船上,没法指着杜月笙的鼻子说——你丫只会在白渡桥上耍水果刀,见识不到老子的军队在长江上放炮!
……
同样感到震撼的还有宋q龄和廖仲恺。
“武汉政府舍得投资千万资金修建长江大桥,可见他们对北方地区兴趣并非外人了解的那样冷淡。”
宋q龄评价道。
廖仲恺听了所有所思,想到武汉政府在南方大力修建铁路网络,很明显这座长江大桥其实也是铁路计划的一部分,微微颌首,感叹道:“大桥建成后,通过铁路网络,南方的兵力物资随时可以沿京汉线北上投送到北方,北方军阀很难抵挡住他们。至少黄河以南地区都是革命军的作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