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战火酝酿(1 / 1)
“人类社会是有组织性的,因为组织性,让我们的社会发展效率超越了世间一切生物。但是要维持这个组织性是需要部分人站出来维持的。这部分人在现代社会中是管理者同时也是脱产着。以现在的士兵为例,除了战斗士兵一般不参加一线生产,士兵就是脱产者。一个纯农业时代北方的不满千人的村庄可以出兵五十人。这已经到达极限。任何一个壮劳动力在农村都是非常宝贵的。
可见在农业时代一个村庄可养的脱产者是有限的。而社会管理者,也就是村庄里要慎重对待的小官吏,也是脱产者,我们工农党扎根在村庄的管理者是有村庄本地人选举,以及农业学院委任分配的。参与管理,平时下地干农活。但是并不脱产。我们真正的脱产管理者,应该是在乡一级别。负责调配进入乡村的工业品与乡村的农业产品交换。在数字上我们县基层脱产管理人员是大明的官吏的十倍左右。但是我们的效率要比大明更高。
因为要算脱产者还要算另一部分人,士族。自明朝科举开始,每个村庄就都兴文风。一个男子如果考上了举人,对村庄的意义要大于十个几壮年劳动力。因为士族可以免除大量土地税。可以在政府组织分派的工程徭役方面,有所偏袒。这个阶层打着不与民争利的旗号,逼迫封建王朝政府让渡地方上的管理权力,却自己取得了地方上的管理权力。于是他们进行了第二个步骤,兼并土地收取地租。1644年大明土地地租均在五成以上,江南地区部分达到七成,这么多财富,让士族日益壮大的家族可以脱产。这里的脱产不仅仅是让士族不用干活,而是可以购买大量的丫鬟仆人脱产伺候他们雇佣家丁习武保护他们。
然而这一部分脱产人口对于整个社会是毫无意义的。女子绣花,缝衣服,泡茶,一天所劳动的活仅仅是让身为老爷的地方管理者更舒适,有时候甚至为了更有面子的礼数。可是如果是在工业社会中,这位女子进入纺织厂,一天劳动生产的布匹,却可以让一百个人有衣服减少多余的身体热量消耗,让这一百个人将更多的体力,投入生产中。
前者的劳动对社会财富增生并无作用,后者的劳动却可以让社会其他人更有效率的劳动。现在我们的社会大部分人还在温饱线附近徘徊。每一个人离开社会都无法独自存活,南亚野人的日子就是一人可以独自生活的日子。一些社会上的财富拥有者,扬言可以不靠他人活清高的活着。但是他穿的衣服,吃的粮食,用的器具,甚至烧开水的煤炭热能都是由整个社会提供的。然而现在却又想超脱社会人均水平之上脱产生活。这种厚颜无耻之徒,就是反动阶级。
这也是我们可以战胜明王朝的原因,我们打到的不是一个皇帝,而是自皇帝一下,依附于礼教统治之上,庞大享有过多社会资源的脱产阶级,这些个脱产阶级并不是政府雇佣关系,而是老爷传少爷的世袭制。
钢铁撬动世界变化的工具,煤炭驱动机械自行运转的能源。粮食驱动人类可以思考可以动手的能源,这是当今社会的原始财富。由我们调配,我们的调配效率高就会取胜,如果我们的调配过程中出现了中饱私囊信念腐化无视党纪和法律。我们就会失败。”《我们为什么必然获胜》出自人民日报。
这份报纸拿在永成手上,拍水杯包上纱布的手将这份报纸慢慢的放下。这片文章上的每一个字,永成都仔细读过,在语法行文上非常稚嫩,但是非常具有战斗性。民主共和,君权,民权,弱君,虚君,还是立宪,海宋的报纸甚至大明的东林党人都用化名辩论过。但是从没有这样一篇文章直击社会变革资源调配矛盾的源泉。
这样的话,大明议会,甚至海宋议会,绝不会有人敢讲。直接挑明了现在资本家,农场主在社会地位的合法身份,原本应当是社会财富的管理者,为什么逐渐膨胀到变成了社会财富的拥有者。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士子经常把自己代入民用这句压大明皇帝,要求皇室不与民争利。现在这波工农党人直接将士子扫出了民的定义,不仅仅将士子扫出了民的定义还将没有科技技术知识,只有管理经验却享有整个企业调配权的大资本家。踢出了民的概念。永成心里莫名出现了一股快意。
如果人民日报这片,有关社会脱产者的言论在五年前出现想要上报纸都很难。但是这个世界的话语权是伴随枪杆子变化的。另一个位面马克思当年被欧洲各个君主国驱赶。现在这个位面君权,绅权,工厂主剥削的权,被工农党的拳头揍了一边,被历来希望走向脱产的统治阶级记恨的思想,如同洪水一样涌现在这个世界。
能量,世界的变化需要能量来驱动。机械需要化石燃料驱动。至于人民需要粮食来驱动。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浩大的力量最后没有后续,就是因为破坏,粮食生产环节缺失,最后无疾而终。
然而现在,共和国开始宣布一五计划。大量的重工业工人开始上岗培训。工人培训用不着多少工夫,第一识字,第二明白工作条例,知道自己要干的那一部分活需要注意什么。由于工作细化,所要干的活并不难。
真正复杂的是让这些人干的简单的活衔接在一起,和工业体系配套。这个工业标准共和国已经有了,也就是赵卫国给这片土地人民的馈赠。任迪位面俄国革命后,驱赶资本家,大肆对拥有大量科学家的俄国资产阶级驱逐,但是驱逐完毕了,工厂被外国军队打烂了,几个五年计划后,照样恢复成工业国。因为俄国的标准在。
任迪所在的位面,小时候经常听说土方法搞科技。这里的土办法的土字看起来非常贬义。但是大凡了解工业史的人都知道,所谓的洋办法,先进的洋机器,都是由外国最初的简单的看起来更土的办法,一步步实验改进,用土办法一步步造更先进的机器,变成了先进的洋科技体系。所以拿西欧战后废墟重建,日本战后废墟重建的功绩,和新中国重建工业体系相比那是不公平的比较,人家不用几百炉钢铁,实验一个标准。不用上万次退火,掐时间来把握一道工序的正确性。只要国家投入资金,就可以一步步用曾经的土工厂沿着自己工业历史制造机器的经历,将工业体系重新成长起来。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赵卫国给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当然现在任迪的后勤天赋,贡献是排名第二的。钢铁材料加工成本直接缩减到微乎其微。苏联工业膨胀的时候,是用一个钢铁厂生产的钱,到欧洲买一个钢铁厂的机械。现在嘛,有任迪在,直接用原材料加工起来,造的比卖得快。大型水压机锻造的效果,用小型水压机锻造一遍。时间更短。效果更好。这就是材料属性暂时变化的效果。用不着消耗大量煤炭加热软化材料。直接锻压,省去了大量的燃料费用。
淮北大有向着超级工业区发展的趋势。整个淮北开始吸纳大量的农村人口,变成工业人口。连带的是化肥,钢铁机械,以及热蒸汽机返回输入农村。要知道共和国当初吸纳人口进入工业体系的机械,往往是要用大量粮食出口来换的。现在这么多粮食并没有流失。反而更加有效的驱动了,刚刚翻身做主人的工农建设的激情。
凡是劳动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有粮食都不是问题,凡是缺乏机械能干的活,在任迪这个演变军官眼里也不是问题。在大明的铁路基础上,由煤矿为能源生产的炸药,在石灰山上凿开了大片大片的石灰岩,然后进入水泥窑中被煤炭热量燃烧,混合比例石膏粘土,变成水泥。塞入螺纹钢,经过蒸汽脱模,变成水泥枕木。秋收过后农闲时间,用可以购买轻工业品的人民币雇佣当地农闲的农民加入筑路。在这个收入水平都不高的时代,给当地人费用真的非常少。
但是铁路延伸的速度非常快。在现在蒸汽机械在作用下,任迪将钢锭处理成钢轨的效率是一天五千吨左右(任迪力场极限张开。软化大约不到十秒,钢铁相对于肉体还是非常硬,但是在蒸汽机的作用下已经很轻松了。)。现在共和国的两条钢轨的间隔标准时1435毫米(这个宽度是海宋标准,也是大明标准。为了和旧的铁轨接轨,共和国也只能采用这个标准。),单条钢轨一米重50千克属于重轨,任迪一天所能处理的钢轨,大约可以修建五十公里的铁路任迪大概忙了三十天吧。这主要是赵卫国分配的任务。总算是将贯穿河南,通往西安,到达兰州的铁路在大明原有的铁路基础上打通了。
也就是说共和国控制西北的大动脉已经形成,兰州军区的雏形初现云辰和所领导的西北军事力量将在1705年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至于任迪呢,任迪现在正在攒粮食弹药,积累向北方的铁路。减少未来战争的运输消耗。豫省,鲁省,晋冀两省南部区域大片人口足以支持共和国扩建华北军团,任迪控制的兵力将达到三十万人。火力配比将会有两千门火炮。同时大量的共和国飞行员将会北上。
北方的战火即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