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基础篇)(2 / 5)
好,我们看第四段的大妄语戒。
首先我们看第一段。先看犯戒过失的第一段杂染成魔。
杂染成魔: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婬,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六道众生,虽然这个人已经不简单了,他已经远离前面的杀盗婬三种相续的过失,但是他起大妄语(大妄语后面会解释,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这样子的后果,也会破坏他原来的善根,成爱见,因为他产生了我见顚倒,因为他膨胀了自我意识,而且失去了原来的菩萨种性,已经变成魔种性,爱见魔的种性。
这个是先做一个总说。那第二个,什么叫大妄语呢?为什么会产生这么一种严重的后果,连种性的根本都失掉呢?看第二段,妄语相貌。
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
这个人他已经透过了佛法的戒定慧,已经成功地降伏了杀盗婬,但是他这种自我意识膨胀的结果——“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这个“得”指的是成就菩提智慧了,当然这个智慧是无漏的空性智慧。“证”呢?指的是涅槃寂静。一个是菩提,一个是涅槃。他怎么说呢?他说他已经成就这种殊胜的出世间功德。比方说他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辟支佛果,辟支佛比阿罗汉智慧更高了,或者大乘的十地、地前诸位菩萨。他为什么这样讲呢?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求得别人的礼忏,得到别人的恭敬、供养。
好,再来我们看他的后果。看第三段,损德堕落。
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这个是断除大乘善根的,因为你把这个善根种性给断了,就像一个人用刀去把这个树给砍断了,这个树就不能生长了,永断善根,没有大乘知见,未来沉三苦海,不成出世间的三昧。这个是说这个人他把自我意识膨胀了,他没有这个水平,他说他有这个水平,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膨胀。因为自我就是一切无明的烦恼根本,所以他这个自我意识提升了以后,就把他原来的善根给破坏了。
诸位!如果你还记得我们前两天讲到,你发了愿以后,这个誓愿跟智慧也有关系,跟空正见也有关系。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发起菩提愿,不能站在自我意识的角度来发起菩提愿。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的自我意识,如果你什么资粮都没有,那也就问题不大,你只要注意攀缘心就好。但是如果你的攀缘心慢慢收慢慢收,收到一个程度,你的愿力开始生起的时候,我们也相信你发了一个很好的愿,你开始以愿力引导业力了,你已经远离比较粗重的婬欲心、瞋恚心、偷盗的心,这个人有资粮力了。但是你要知道,你的福德力、资粮力越高的时候,它取而代之的自我意识也膨胀了,因为他是有资粮力的人了。如果这个人因地没有修空正见,没有把自我意识那个相状空掉,没有回归到现前一念心性,那就完了!
后果就是这样:追求别人的恭敬,追求别人的赞叹。所以你在发菩提心的时候,为什么旁边有一个空正见?就是把这个自我的概念给消掉,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发愿,而不是站在自我意识的角度来发愿。当然你刚开始发的愿,发错了,你可能都不知道,但是因地不真,最后的结果就慢慢浮现了,等到你有资粮力的时候,当然这个问题就严重了,破坏善根了。
好,我们看下一段。这下一段有顺逆示现。先看第一小段就是随缘度化。
随缘度化: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好,佛陀说,一个真实的菩萨,他发了菩提愿以后,他做什么事呢?佛陀在灭度以后,会教很多菩萨、阿罗汉,说你们这些人在我走了以后,在下一尊佛出世之前,你们要负责来到人世间,把这个法相续地传下去。这些菩萨在一尊佛跟两尊佛的空档当中是怎么来呢?他当然不能现佛身,那怎么办呢?“作种种形,度诸轮转。”他现各种的形状,除了佛陀相状以外来度化众生。
比方说什么形状呢?我们往下看:“或作沙门”。如果这个地方的人对三宝有信心,他看到出家众都起欢喜心,那你这个菩萨的示现就现出清净的沙门形相,来接受众生的恭敬;如果说这些人不喜欢亲近三宝,你就现出白衣居士的相状也可以;有些人他对国王特别的崇拜,你就现国王相或者宰官,政府的官员;或者少男少女,乃至婬女、寡妇,奸偷屠贩。
这个地方为什么菩萨示现有时候现出这种卑贱的果报呢?因为这些人他看到你那么清净,那么高贵,他不敢靠近你,所以菩萨要让众生感到同事,就是说你要能够跟他同样的档次,他才愿意亲近你。亲近你的目的干什么呢?“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即便他是一个真实的菩萨来到人世间,菩萨示现各种相状,因为菩萨一定是恒顺众生。你不能说,众生恒顺菩萨,不可能!住在楼上的人要摄受楼下的人,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楼上的人走下来。你说你有本事上来,他就上不去嘛,所以菩萨是恒顺众生,没有说众生恒顺菩萨,不可能!所以菩萨来到人世间,现各种形状来赞叹佛法,你喜欢什么形状,他就现什么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