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集《》(念佛篇)(1 / 7)
己二、仰仗佛力分五:庚一、闻名得福愿;庚二、常修梵行愿;庚三、修行具德愿;庚四、清净解脱愿;庚五、闻名不退愿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面,我们看己二的仰仗佛力——弥陀大愿必定救拔。
在我们大乘的传承当中,净土宗的念佛是一个很特别的法门,因为一般的圣道门的修行是单向式的修行,而净土宗是一种双向式的修行。
什么叫单向式呢?就是我们在面对我们的生命的时候,不管是面对外在的业力,还是面对心中的妄想,只有一种力量,叫作心灵的力量。我们必须靠心力去修习种种的波罗蜜,来消除我们的障碍,来成就我们的功德。所以,你的心力释放出去以后,这个心灵的力量直接就表现在你的果报上,就一种力量。你释放多大的心力,你的果报就显现什么样的水平出来。
净土宗不是这样子的,净土宗的修行是两种力量的结合,是内有心力,外有佛力。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你的生命出现了两种力量:第一个,来自于你心灵的皈依;第二个,弥陀的大愿的结合。所谓的心力启动佛力,佛力加持心力。所以,念佛的人,心力释放出去的时候,它表现出来的你生命的功德,是经过一种弥陀本愿的转换。就是说,你的心力出去,它不是直接出现你的功德,而是先到弥陀的本愿那边去了。我们的心是先去弥陀的本愿,然后得到弥陀功德的加持回馈,然后再反应到我们的果报上去。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受用的功德其实不是你自己创造的,你只是释放一种力量去把弥陀的功德启动起来,然后那个功德再跑到你的身上。这哪是你创造的呢?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情,叫作“转他成自”。我们只是把佛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包括你今生的消业障,包括你临终的往生,都不是你心灵的力量。你只是成功地跟弥陀感应道交而已。
所以,圣道门的修学跟净土门的修学,两个核心思想是不一样的。圣道门的思想重在断惑证真,这叫各凭本事,那叫一步一脚印。你有多大的本事,它就直接显现在你的功德上,一点都不能够增加,也不能减少的。弥陀的本愿就不一样了,你本事再大,如果方法错误,你就没有效果,因为净土宗不是你自己心力的显现,是你得要启动弥陀的功德。
所以,净土宗的方法就变成很重要了,因为你不是把自己的力量直接显现在你的功德,而只是用你的力量去启动弥陀的功德,然后再转换成你的功德。一旦方法错误,你不能启动弥陀的功德,净土宗就叫作失败。
所以,修净土宗的人,你最好早一点清楚什么叫“感应道交”,否则你念的佛号都是事倍功半。你的力气再大,你不得其门而入,这个佛号就没有力量,因为净土宗本来就不是你的力量。哪是你的力量?你有那个本事到净土去吗?十万亿佛土,你去得了吗?所以诸位!一定要找到打开弥陀功德的门,你才能够得其门而入。所以,净土宗的人,你要念佛之前首先要知道一件事情,什么叫作“感应道交”。你最好早一点知道这件事情,你才不会盲修瞎炼。
感应道交,讲得最详细的就是《观经》的一句话。这句话你懂了,你大该就知道什么叫感应道交了。《观经》上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这个地方讲到两件事情。你要谈感应道交,你先谈谈佛陀是怎么回事。就是说,你今天要启动弥陀的功德,弥陀的功德是怎么回事呢?“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佛陀的功德是大自在的。什么叫法界身?以诸法为身,所以佛陀的功德是遍满的,“佛为法王,于法自在”,这个是他的自受用。
但是诸位,你别忘了下面那一句话,下面这句话对我们凡夫太重要——“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句话讲了两个重点:第一个,佛陀的功德既然能够入我们的身心世界,表示佛陀的功德是有他受用。他的确有能力救拔我们,这是事实。我们看《阿含经》,我们看不出阿罗汉的功德能够跟我们分享,不可能。因为他因地的时候没有发菩提心,他没有把这个“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放到他每一个修持当中,所以他得到果报的时候也就能够自受用。佛陀在因地修布施的时候,他为一切众生布施,他为一切众生持戒。他每一个因地的法都带有众生,所以他果报现前的时候,“如来现起他受用”,他的功德就能够跟一切众生分享。
但是,你别忘了一句话,“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分享,那就落入了因缘所生法了。我再讲一次,佛陀的功德是非因缘所生法,他是超越因缘的,他哪有什么障碍呢?他今天要变成一只牛就变一只牛,要变成一只马就变一只马,“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但是,当佛陀的功德要输送到我们的生命的时候,那就必须要遵守因缘所生法的规则,就是说他的自在力就消失了,那么这个时候就由众生的念想来决定了。
就是说,佛陀不能够说,我要给你多少就多少。不是!当它变成众生的功德的时候,那就由众生决定了,就是由众生的心想来决定佛陀给你多少功德了。因为这个就是因缘所生的轨则,佛陀也必须遵循。
所以结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当你的心态是什么程度的时候,你就出现什么功德。你如果“是心作娑婆”,那“是心是娑婆”。所以诸位!当你提起佛号的时候,重点不在于佛号,重点是:你是怎么想的,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带动这个佛号!这个是关键。你的因地发心,你启动佛号当初的想法是怎么回事,这影响到佛号的去处。它可能往娑婆世界跑,当然它也可能往极乐世界跑。
基本上,我们可以把念佛人分成两类:
第一种人,为了现世的安乐而念佛。“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我们很多人念佛,平常都是为了今生的安乐:我今生有障碍,我没法处理,我至诚恳切,一心归命,把弥陀的本愿给启动起来。所以,很多人念佛,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创造诸多的感应。你看净土宗的感应里面,平时的感应可以写好几大本,因为他问题不难。因为这种心态每一个人都有,你想离苦得乐,我也想离苦得乐,他也想离苦得乐,这种心态不必要学习。“追求安乐此心同”,连畜生都知道离苦得乐,它都知道去追求食物、追求洞穴。离苦得乐是人的本性。所以,你一直用本性的离苦得乐来念佛,那你得到的是弥陀的“糖果”,因为你的心理的水平就这么回事!所以,这种平时的感应道交,所谓的破除业障,这一块不难。
但是问题来了,净土宗难就难在这个佛号要能够超越生死,要过生死关。所以你看,往生的感应在净土宗数目太少了,平时的感应太多了,因为净土宗大家不重视心灵的栽培。我们净土宗最大的盲点,就是你根本不在乎心理素质的提升,也就是佛号的档次念得都不高。按照善导大师的说法,这个佛号要能够把你念到了生脱死,最低的标准叫作“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个是我们最低标准,而不是离苦得乐。
我们昨天也花了很多时间来谈这两个概念。“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什么概念呢?善导大师用两种信仰、三种心态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