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六章 复北归(上)(1 / 4)
郑朗站在船头,听着这歌声,眉着却紧皱起来。
药剂究竟如何,郑朗没有本领知道,得看普及以后的效果,才是真正的效果。隐隐地郑朗感到它的不完善之处,制作成本也比较高,又有时季的约束,即便药剂出现,郑朗依然渴望着金鸡纳树。
不过最大的威机渡过,也会对疟疾肆虐起到极大的制止作用。
凡是任何事物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郑朗嗅到空气中一些负作用的味道。
消息递到京城,赵祯长松一口气,接着他立即明白药剂的重大意义,不仅是活人无数,因为这个疟疾,南方成了北方人最畏惧的地方。比如交趾无礼,宋朝一直待之怀柔政策。不仅仅是北方有契丹与西夏拖了腿,还有这个疟疾与瘴疠。用兵用得少,击不败交趾,用得多,大军必会有感染疟疾的可能,兵士多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不得不忍受交趾的无礼。
药剂成功,这一道魔咒等于去掉一半。
意义不仅于此,疟疾危险率下降,官员去南方的积极性会提高,就能如郑朗所愿那样,调一些良吏前去治理南方。但犯了错的官员往哪里贬,至今这个问题赵祯与庞籍皆没有想好。
还有其他的积极意义,总之,会给南方带来数不清的好处。
这种药剂的出现,几乎就是一个奇迹。
赵祯又想到那曲《幽兰操》,心中感慨万千。韩愈也是不错的大臣,可惜未得唐宪宗重用。想到这里,赵祯颇有些自得,至少在用人上,自己远远超过唐宪宗。
但郑朗反对他这种想法,赵祯重视人才,几乎每一个风流人物,在他手中都得到过重用,不过重用得过头了。反而造成一些负面作用。可郑朗这个想法不敢说的,那同样是堵别人的仕途,会遭人憎恨的。
带来的意义有很多,严格来说,因为使用乙醚处理青蒿。已经脱离了中医范畴。本来格物学渐渐冷却。这时候读书主要目标还是为了功名,科举不考格物学,太学学格物的人在风头过后,越来越少。然而格物学能治疟疾。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又增加了一批学格物学的学子。这个郑朗并不急,关健是火炮。一旦成功,在战场上露出它狰狞的威力后,即便没有学子学格物学。朝廷也会强行派一批学子学习它。
火炮有了一些眉目,虽未成功,也很快了。
接着两广许多消息传来。
非乃小事,听闻郑朗准备投下去六千万缗钱后,每一个大臣对两广皆产生重视,但多是或信或疑,若是有郑朗构画的前景,那般美妙,六千万缗钱砸下去是值得的。若是没有。这可是六千万缗钱。再加上两广战争费用,荆湖南路等等费用,将会达到一亿缗钱以上。有这么多钱,甚至能差不多将郑朗所说的彻底治理黄河工程扶上马。
郑朗到达广州,程师孟与杨察、蔡挺早来到广州。听闻居然将疟疾治好,几人同样震撼了一回。不过水利才是他们本职工作,加上田瑜也比较精通水利,元绦不算是一个劣官。郑朗未至,粗粗地制订了一个计划。
郑朗到广州后。与一干官吏商议了好几天,再次确定水利计划,实际这是第三次的制订计划。第一次是郑朗自己一人完成的草图,第二次是田周等官员修改的草划,第三次是郑朗与大家共同商议的结果。但在施工前还会再次做细微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