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小皇帝的快刀(2 / 2)
在中枢大员的设置上,小皇帝毫不手软,首先就把宰相白时中罢免了。领枢密院事的蔡攸
皇帝一起南逃了,所以西府的长官正好可以任用信。
小皇帝登基,功劳最大者就是李邦彦,所以毫无争议,李邦彦为太宰兼任门下侍郎,出任宰相,主掌东府。
张邦昌为少宰兼任中书侍郎尚,出任副相。尚书左丞赵野为门下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王孝迪为中书侍郎,同知枢密院事蔡懋为尚书左丞,兵部侍郎李纲为尚书右丞。
吴敏领枢密院事,吏部尚书唐恪同知枢密院事,兵部尚书路允迪签书枢密院事。
=
金军越过黄河,逼近汴京之后,小皇帝在主战派大臣地劝说下,决意亲征,并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吴敏为亲征行营副使,以开封府尹聂昌为行军参谋官,全权负责戍卫之责,但李邦彦、张邦昌看到京都军队太少,而京中官员大量逃亡,人心惶惶,担心京城守不住,遂极力劝说皇帝避难关中或者荆襄。
李纲闻讯,拼死阻谏,认为当务之急是团结民心,坚守御敌。小皇帝被李纲的一番话打动了,于是拜李纲为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以同知枢密院李为副,领兵守城。次日晨,小皇帝听说金军浩浩荡荡杀来,至少有二十三万人,吓得面无人色,又要逃跑。
李纲和李等人全力劝阻,李纲甚至鼓动军民到皇宫前请愿,高呼愿以死保国。小皇帝被感动了,在李纲的陪同下,登上城楼,巡视守军,军心因此振奋,军民决心保卫京城。
初七,初八,连打两天,金军看到汴京城太大,城墙太高,防守太坚固,决定暂时休战。
宗望带着大军用二十五天的时间从燕京一直杀到汴京,行程两千余里,一路攻城拔寨,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更重要的是,为了赢得速度,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先期到达汴京的都是马军,不但缺乏粮草辎重,更缺乏攻城器械,根本打不了。
正好,汴京连续派使臣议和,宗望一边佯装议和,提出他们认为汴京根本不可能答应的条件,一边派小股人马在周边地区打草谷,同时书告完颜母、刘彦宗,以最快的速度带着主力渡过黄河,与选锋军会合。
金军地东路军有二十万人马,攻克幽燕后,得到郭药师十万军队,总兵力达到了三十万。决定南下攻击汴京后,完颜率十万大军坐镇燕京,统一指挥东西两个战场。宗望、完颜~懒和郭药师则率六万马军为选锋,完颜母和刘彦宗则率十四万马军随后跟进。
宗望的目标已经不是掳掠河北了,而是直杀汴京,所以二十万大军南下攻击是完全必要的。汴京毕竟是大宋的都城,就算各种讯息显示汴京卫戍军数量有限,但汴京城高大坚固,金军需要时间攻打,而汴京周边区的勤王军队将陆续支援而来,金军若不能在勤王军队到达汴京之前攻克城池,这次行动必定半途而废。
燕京距离汴京两千余里,长途奔袭,一旦无功而返,撤退就是一件非常危险地事。现在李虎正从贺兰山返回,西北军也从西北战场上撤下来急赴汴京,如果这两支军队杀进河北,切断金军退路,那对金军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所以,先用选锋马军利用速度杀到汴京,在其之后辅以强大步军,以确保退路的安全,并在河北各地大肆掳掠,事一个进退无忧地好办法。
然而,让宗望没有想到的是,大宋竟然答应了自己提出地一系列议和条件。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样地条件大宋也能接受?当初契丹人在丢失了东京和上京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尊严和傲慢,甚至连金国皇帝的身份都不承认,仅仅封了一个王而已。大宋这样一个强大的王国,一个礼仪之邦,在金军尚没有对大宋构成致命威胁的情况下,竟然不要尊严,不要廉耻,愿意接受这些屈辱的条件?大宋的皇帝和他的臣僚们是不是都是疯了?
宗望不敢相信,直到大宋的副相张邦昌陪同康王赵构到金营做人质,他才强迫自己相信眼前的事实。
这件事不仅仅宗望不相信,完颜挞懒、郭药师和其它金军将领也不相信,在他们的心里,大宋还是很强大的,虽然各种讯息表明大宋正处于重重危机当中,但还远没有到不堪一击的地步,这次南下的主要目的还是掳掠,抢了就跑,所有人,包括宗望,都没有期待会出现奇迹。
但是,奇迹就在他们眼前出现了。
=
=